中消协发布618消费舆情报告 驴嫂卖山寨手机登上典型维权案例

3.15诚搜网
2021-06-25
660

 走过了十八个年头的618”电商全网大促,再次用亮眼的数据印证了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旺、后劲儿足的良好势头。

头部电商平台与活跃品牌接连晒出的交易额、增长率战报是最有力的注脚:


    “618”开场10分钟,京东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00%天猫首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100%;联想全网销售额2分钟突破1亿元;美的集团全网总销售额32分钟突破10亿元;小米全平台累计支付金额突破150亿元。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18”活动期间(61—20日),全行业揽收快件超65.9亿件,同比增长24.2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84.16%


     而从消费舆论场的“吐槽”数据来看,今年“618”的热度贡献值却相对较低:“史上最低调”“似无存在感”等成为网民“618印象画像”的“关键词”“高频语”。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1日至6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消费维权”负面信息576804条,仅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3.57%,同比显著下降。


     本次监测对舆情主体“情绪、态度、意见”三个基本指标进行反复梳理盘点发现,一个认可度相对较高的观点是:

     刚刚度过“成年礼”的2021618或将成为电商行业告别无序竞争的拐点,不断“破圈”的供给端与不再冲动的消费端正逐渐加速回归理性,网络消费生态稳健向好趋势愈发明显。


一、消费维权舆情基本情况

在61日至620日共计20天监测期内,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16179110条,日均信息量81万余条。监测期间,“消费维权”信息呈曲线波动走势,61日和17日信息量超过100万条,61日最多,为1157107条。

图1  “消费维权日信息量图

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618”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有微博、客户端、微信、论坛、网站、视频等。其中,微博信息量最高,占比33.79%;其次是客户端,信息量占比30.19%;第三是微信,信息量占比14.30%

图2  “消费维权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图


二、“618”消费维权信息问题集中领域及典型案例

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 “消费维权”信息576804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3.57%。(见图3

此类信息体现了消费者对其所接受商品和服务的负面评价,兼具引发消费维权负面舆情的“敏感”属性,本报告将其归纳表述为“消费维权”负面敏感信息,并着重进行分析。

3  “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占比图

监测发现,与聚焦新消费、激活新动能、着力新品牌的网络大促新变化、新态势截然不同,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的消费负面信息却集中表现在了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营销短信骚扰、快递和外卖配送等传统“槽点”上。

其中,个别网红冰淇淋因虚假宣传和价格争议引发的舆情虽具某种偶发性,但围观热度高、持续周期长、话题爆点多。

图4  消费维权敏感信息词云图


(一)平台主播带假货产品质量藏隐忧

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产品质量”类负面信息89984条。每日负面信息量较为平稳,其中67日和617日出现两个阶段峰值。

舆情峰值的出现主要聚焦在两个话题上:

67日,江西消费者购买的七度空间卫生巾内发现针头,引起媒体关注,舆情信息量较大;617日舆情信息峰值主要与平台主播“驴嫂”夫妇被指售卖的手机涉嫌为假货事件有关,网友关注度较高。

图5产品质量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典型案例1:七度空间卫生巾内发现针头

@头条新闻:【#江西女子在卫生巾中发现针头公司回应:正在处理】#守护我的消费权益# 65日,江西鹰潭,网友爆料自己购买的七度空间卫生巾内发现针头,约有正常针的三分之一。据当事人唐女士反映:刚打开卫生巾准备使用时发现有异物,撕开后发现一个针头。唐女士表示,目前只想知道针头存在的时间和原因,也想提醒所有使用者多留意。目前,该公司客服回应称,已在调查该批次产品。@点时新闻

事件回应:

@七度空间Space7

致全体消费者:

关于 #江西女子在卫生巾中发现针头事件,#七度空间#牵涉其中,给消费者们造成困扰,我们深感抱歉!

我们在收到消费者的反馈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该事件加急进行调查!并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在进行具体情况的沟通以及内部相关调查。

调查清楚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

再次感谢全体消费者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典型案例2: 主播“驴嫂”被指售卖山寨手机

@澎湃新闻:【继“朵唯”“中兴”“索爱”后,#驴嫂天语手机再被指山寨#】近日,平台主播“驴嫂”夫妇被指售卖“山寨朵唯”后,再被指售卖的“中兴”“索爱”“天语”等品牌手机涉嫌为假货。涉事的“天语”手机入网信息与工信部备案信息不符。


(二)广告短信频骚扰营销行为待规范

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广告短信类负面信息64932条。相关负面信息在617日较多。

616日,工信部发布消息,要求严控垃圾短信,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相关微博评论区不少消费者吐槽被各种广告短信打扰,希望严控垃圾短信不仅仅是在“618”期间。

图6有关广告短信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典型案例1@新华社:【#工信部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工信部16日发布消息称,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企业未充分核实注册用户意愿,“默认”用户同意,擅自发送“618”商业营销短信。#工信部要求严控垃圾短信#,并要求电商平台企业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典型案例2腾讯网@半岛晨报:616前夜,大量网店广告短信涌进手机

属不属于骚扰?消费者怎么应对?平台、卖家是否涉嫌违法?

616日,又一轮电商大促的前夜,很多消费者收到大量广告短信,大部分来自曾经网购过的网店。大连一位消费者表示,615日当晚6点到8点,两个小时内,手机收到11条网店广告短信,一会儿一响的短信声音让他不堪其扰。


(三)快递不给送上门与外卖超时态度差

监测期内,共收集快递、外卖配送类负面信息63043条,负面信息在62日出现峰值。

消费者吐槽较多的配送类问题主要有:不送货上门、乡村取件加收快递费等问题。监测显示,乡村快递取件加收费用,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外卖配送超时还态度恶劣事件网络舆情关注度较高。

图7快递、外卖配送类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图8快递、外卖配送类负面信息词云图

典型案例1@星视频:#乡镇快递代收点强行加收费用

关键词: 中消协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