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生活方式的今天,移动应用(APP)早已与每个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APP在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关注”,层出不穷的山寨APP令人防不胜防。由于其仿冒正版A...
“专业处理交通事故赔偿”“赔付金额翻倍”……近期,一些俗称“人伤黄牛”的非法代理中介打着“快速索赔”“高额赔付”的幌子,诱导交通事故、工伤的伤者委托其代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实则收取高额代理费,通过虚构...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1...
来源:上观新闻能获得专业的健身指导服务,不用担心健身教练整天卖课,如果搬家或是身体原因还可以要求退卡退费,这些说到健身者心坎里的诉求,如今已经成为现实。3月14日下午,《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
上海公布2024年度典型侵权案例:自动收费与作弊秤上榜
3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度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案例不仅涉及网络购物、餐饮食品、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消费领域,还涉及盲盒消费、直播带货、“种草...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虽然监管、行业协会、保险公司近年来多番提醒代理退保的骗局,但投保人被骗的案例仍屡见不鲜。近日,张女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她七年前购买了一份养老保险,每月按时缴纳保费。由于家庭经济...
遇到消费纠纷,消费者应了解维权渠道,警惕代诉陷阱。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了解维权渠道,关注维权时限等。...
近期黄金价格冲上新高,带火了黄金消费。一些不法商家趁机利用虚假黄金买卖放贷,收“砍头息”。《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在线购物APP存在此类问题。购金变现损失好几百元“给了1700多元的额度购买...
警惕!个税退税骗局:小心“人工退税”陷阱!
2025年3月1日起2024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启动不少人又将迎来退税的惊喜领到属于自己的红包然而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利用各种诈骗手段企图骗取您的钱财为了保障您的财产安全请大家提高警惕学会...
【5D观察家 · 点评】巴黎世家,真可谓不坑穷人。4000元一个的包租婆钥匙发圈、6700元一条的宜家同款浴巾、1.2万元一双的破烂鞋最近,它又推出的一组售价2700元的童年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