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张伟明 吴杰 陆继存 6月12日,在云南昆明的铁路线上,一台黄蓝相间的国产复兴号DWL-32K连续式捣固稳定车宛如钢铁巨擘,在作业人员的精准操控下,顺利完成大龙山铁路专用线捣...
随着老年消费市场持续增长,部分经营者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健康渴望,以不当营销手段诱导消费,使得这一群体成为消费侵权的高风险对象。为保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
这车表显才100公里,今年3月刚上牌?近日张明(化名)在浏览懂车帝二手车平台时,发现一辆奥迪二手车的异常情况新车指导价40多万元,但这款车却便宜了近11万元。张明尝试拨打车商电话后,对方直言:这其实就...
警惕!“医用级”纸尿裤竟是营销陷阱 专家教你科学选购
近期市场上涌现大量标榜"医用级灭菌""医院同款"的婴儿纸尿裤,这些打着蓝色医疗包装、附赠"认证证书"的产品,正在收割焦虑的家长。但315诚搜...
800元瘦身咖啡成本竟1元 揭开“快速瘦身”真面目
近年来,随着超重和肥胖人群不断扩大,减肥市场随之升温,各类宣称快速瘦身纯天然无副作用的产品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和电商页面。然而,这些看似便捷无害的瘦身食品背后,真的安全吗?本期节目将通过真实案例和记者调...
本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针对药品、保健品市场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揭露了6种常见的欺诈手段,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提高警惕,认清套路,远离骗局。一是警惕“药到病除”。保健...
明明是普通的凝胶糖果、压片糖果,却被电话推销员吹成“全球唯一脑病特效药”“超级抗衰剂”,专挑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下手。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福州凯迪而商贸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无证卖药...
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王小月近日,一个由代工厂生产的夹带疑似带血创可贴的来伊份蜜枣粽和一瓶价格高出代工厂同源产品的娃哈哈纯净水,使得代工模式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代...
江苏博后智造生物科技公司因化妆品菌落超标被罚款1万元
花大价钱买的"舒缓柔肤水",里面可能爬满了看不见的细菌!江苏省药监局近日公布的一则处罚决定书显示,江苏博后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后多肽蓝甘菊舒缓柔肤水"...
“家人们,吃了我的产品,胡吃海塞不用运动,半个月包你瘦10斤,我保证,不瘦出门死……”这是出自某视频平台“阿浩不忘初心”直播间的带货话术,该直播间半年内被警告7次依旧带货活跃。笔者近期蹲守了几个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