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过度消费了吗? 11月1日,尾款人开始清理购物车,各平台争先恐后发布战报,一年一度的“双11”正式拉开帷幕。...
在美妆服饰等常规品之外,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双11”期间,大量商家也直播起各种小众类目,如乌龟拍卖、玉石古玩等等,然而退货率却猛超销量增幅。为了突破客群狭窄等品类局限,部分商家还企图利用直播...
记者任震宇11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往年“双11”期间投诉特点与难点,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留心促销规则,规避消费套...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警示。记者注意到,在这份消费警示中,特别提及到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寺库公司)。该公司对于今年消费者投诉到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热线的3300余件...
日前,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双11”预售。不同于以往铺天盖地的宣传,今年“双11”,平台和商家有了新规则、新玩法。各大电商平台不仅推出了满减优惠、购物红包等优惠活动,还出台了许多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11月2日,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5省市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双11”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促销诱惑,谨防消费陷阱。“直播带货”不冲动。“直播带货”“网红带货”是时下电商新风口,但也存在...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钟洁今日上午9:47分,装载着“双11”高铁快件的 “共青团号”G8605次列车准时到达重庆北...
平台、电商应摒弃营销套路,不给消费者设置陷阱,不出优惠“奥数题”,在促销时把账算到明处,承诺优惠多少就优惠多少,多送“干货”,多让消费者得实惠,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拥有更多消费获得感。一年一度...
10月31日晚8点,双11大幕正式拉开,#退款#冲上热搜第一!与往年“定金”“尾款”热度相比,有网友说今年双11,商家简...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郑轩 吕娜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1日至20日,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