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乳业品牌辉山因产品在保质期内屡现变质、售后处理不力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广泛投诉。多名消费者反映,孩子饮用变质牛奶后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而维权过程却困难重重。
来自辽宁的消费者王女士表示,孩子饮用辉山鲜博士牛奶时,嘴角出现絮状物。她前往涉事门店核查,工作人员当场开封的多袋同款产品,均呈现豆腐脑般的凝结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孩子饮用变质牛奶后当晚发热,第二天出现无故哭闹且大便异常。
消费者投诉。
据消费日报报道,该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小红书等平台发现,有关辉山产品在保质期内变质的投诉近两年来持续不断。有消费者反映,多盒从网店购买的辉山纯牛奶在保质期内腐败变质;还有消费者称,准备用辉山盒装纯牛奶制作酸奶时,发现保质期内的牛奶已变质成糊状。
产业研究员郑扬洋指出,牛奶在保质期内变质可能涉及多个环节问题:原料奶在夏季挤奶后若未及时降温,易导致菌落总数超标;生产环节管道清洁不彻底会滋生微生物;运输环节冷链断裂会使低温保护失效;仓储环节温控不达标会加速品质破坏;零售终端临期奶集中堆放易引发交叉污染。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辉山销售临期商品也未作明确提示。消费者刘女士表示,4月在辉山牛奶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了几箱牛奶,收到货后发现商品属于临期商品,但商家销售时没有任何提示。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消费者反映在辉山产品中发现虫子、头发等异物。有消费者投诉称,在给孩子冲泡辉山奶粉时,发现奶粉中有黑色虫子,"孩子已经喝了几天,现在全家又慌又怒。"
然而,消费者维权过程却遭遇重重阻碍。王女士向品牌方投诉后,对方仅提出赔偿几袋牛奶;另一位消费者张女士表示,孩子因饮用变质产品导致身体不适,品牌方却只愿赔偿40元,与孩子受到的健康伤害严重不匹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但事实上,家长们向辉山乳业及商家索赔时,不仅遭遇阻碍,还对品牌方的责任承担态度充满质疑。
知名律师付建表示,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保留好购买凭证、变质产品以及沟通记录,及时向销售商家或生产企业反馈要求赔偿。若企业处理不力,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投诉,必要时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消费日报记者于8月18日通过客服联系辉山相关负责人,但截止发稿前,对方未给予任何回复。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对生产、物流及终端销售要求严苛的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问题是消费者对品牌信任的底线,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暴露出企业在生产、配送及销售渠道等环节存在隐患。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