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普及,坚果类产品成为消费市场热门,知名品牌沃隆却因涉嫌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陷入舆论风波。多位消费者投诉反映,该品牌产品实际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引发广泛关注。
图为消费者对沃隆产品实物的测量结果。
江苏消费者张女士(化名)告诉消费日报记者,她冲着"鲍鱼果含量超21%"的宣传购买沃隆产品,但到货后发现平均每包仅含1颗约2克的鲍鱼果。"按照每包不含干燥剂26克计算,鲍鱼果实际占比仅约7%,与页面宣传的'超21%'差距很大。"
消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等平台上,有多条关于沃隆的投诉直指"宣传与实际不符"。有消费者称,其购买的沃隆夏威夷果仁,商品详情页明确标注"整颗果仁占比90%以上",但收到的产品均仅有半颗果仁。
图为消费者对沃隆产品实物的测量结果。
针对上述问题,消费日报记者试图核实"鲍鱼果含量超21%""整颗果仁占比90%以上"的宣传依据,但截至发稿,沃隆方面未作出回应。
来自辽宁的消费者徐女士(化名)则遭遇了其他问题。她称,直播间宣传"买一送一,赠品为同款礼盒",但收到的赠品却是散装产品,"商家说商品链接标注的就是30多包散装。"更让她不满的是,赠品生产日期为半年前,其中开心果存在缩水、带黑点的问题。"联系售后,对方说要给5星好评才能赔付30元,这分明是强迫好评"。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成分含量宣传必须要有实际检测数据作为支撑,这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关键。若企业无法提供有效依据,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沃隆通过直播带货、节日促销等方式引流、提升销量,相关数据显示,在其销售费用构成中,宣传推广费和电商平台费用占比较高。而在研发费用层面,沃隆食品则低于行业平均值。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存在缺陷。
食品领域专家认为,品牌若想挽回信任,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首先应立即对所有产品宣传内容进行全面核查,对不符合实际的信息进行修正;其次,需建立全链条品控追溯体系;最后,应规范售后机制,杜绝"好评换赔偿"等不合理要求。
截至目前,沃隆尚未就产品宣传真实性、质量管控等采访问题作出答复。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的不信任情绪已出现。在网络平台,有消费者留言:"再也不会买沃隆了""已经拉黑这个品牌了"。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