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宠成为中国家庭日益普遍的生活方式,宠物经济已从小众市场快速成长为万亿级消费赛道。9月8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涵盖7610份线上问卷、60个线下寄养体察样本及舆情数据的宠物经济消费调查报告,揭示了市场繁荣背后存在的消费风险与维权痛点。
报告显示,当前养宠品类虽呈现多元化特征,但猫狗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54.42%的受访者饲养猫咪,41.39%饲养狗狗,而爬行类动物(如蜥蜴、蛇等)的饲养比例仅占4.40%。
在宠物食品消费方面,84.68%的受访者近一年内购买过宠物食品,超八成消费者月支出集中在100元到999元之间。营养配比、宠物适口性和成分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选品的三大核心考量因素,分别占比54.45%、52.53%和49.91%,价格因素关注度相对较低,仅占28.90%。
然而,调查数据也暴露出严峻的质量问题。仅有25.57%的受访者表示宠物食用后无异常,39.45%的宠物出现食欲减退,30.29%出现毛发异常,27.27%发生皮肤过敏,18.98%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48.85%的消费者认为宠物食品市场核心痛点在于质量不稳定,如成分造假、临期产品等问题。
宠物用品领域同样存在明显问题。42.52%的受访者认为价格与质量不匹配,35.47%的消费者表示宠物因误食导致健康问题,33.87%的宠物出现机械性损伤。调查还发现,市场上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的现象,部分宠物粮宣称使用鲜鸡肉、鲜鱼肉,实际配料表却显示为鸡肉粉、鱼粉;一些宠物服装宣称使用高级功能材料,实则与普通衣物无异。
宠物寄养服务方面,45.93%的受访者有过寄养经历,但仅16.25%表示寄养期间宠物未出现问题。43.09%的宠物出现焦虑、攻击性增强等异常行为,33.30%体重明显下降,22.09%出现腹泻呕吐。体察发现,48.33%的寄养机构未与消费者签署明确协议,28.33%存在环境卫生问题,25.00%未定期反馈宠物情况。
此外,宠物医疗、保险、殡葬等领域也存在乱收费、理赔难、缺乏资质等问题。宠物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收费标准不一;保险产品条款复杂难懂,免责范围广泛;殡葬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和价格规范,部分机构甚至缺乏动物无害化处理资质。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宠物食品、用品、寄养、医疗等领域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宠物食品,仔细核对产品信息;选购用品时避开易咬碎吞食的小零件和边缘尖锐的产品;接受医疗服务前弄清费用清单;选择寄养机构时优先挑选资质齐全、能提供实时监控的机构,并签署明确协议。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注意保留支付凭证、沟通记录、协议合同等证据。如遇质量问题或消费纠纷,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协商未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 | 江苏省消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