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多起网购运费投诉案例,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直播间购物中存在的运费陷阱,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据介绍,消费者伍先生在某直播间花费49元购买了4尾小锦鲤。直播过程中,主播宣称采用优质快递派送,并强调没有运费到付,同时使用"最后几单"、"优惠即将截止"等话术营造紧迫感,促使伍先生迅速下单。然而在收货时,伍先生却被要求支付55元运费,运费金额甚至超过了商品本身价格。当伍先生查看订单时,发现原购物页面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标价399元的购物链接。在查看商品评论后,他发现众多消费者都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福建省消委会指出,直播购物虽然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但其中潜藏着虚假宣传、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无门等多重风险隐患。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时应保持冷静,仔细聆听主播对商品的介绍,重点关注商品价格、规格、质量、产地、保质期、配送方式、运费承担主体等关键信息。
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对于主播的承诺,应开启直播录屏功能或向客服进行确认,保存聊天记录、商品链接等证据,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支撑。下单前要认真阅读商品页面详情,包括商品描述、参数、售后服务条款等。若发现商品页面信息模糊、存在歧义,或购买后页面出现异常变动,要立即截图保存,并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核实情况。
此外,消费者还应仔细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特别是中差评和追评内容,了解商品的真实质量、商家的服务态度和售后服务情况。若发现大量消费者反映商家存在欺诈、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不良行为,应果断放弃在该商家处购物。
福建省消委会特别提醒,在购物过程中要理性评估商品价格与运费的关系。若运费明显高于商品本身价格,且商家未提前明确告知运费支付方式及金额,消费者务必谨慎下单,避免陷入运费陷阱。
来源 | 315诚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