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直播间公示的麻辣小龙虾尾商品信息截图。
图二:记者购买后收到的麻辣小龙虾尾商品包装上的配料表。
图三:直播间的“火山石烤肠”配料表模糊不清。
图四:客服提供的“火山石烤肠”配料表照片。
近年来,直播购物以其直观、互动性强和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通过直播渠道购买商品的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商品信息公示不规范的问题,尤其在食品领域,信息缺失、模糊甚至错误的情况频发,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主流直播平台中,食品类商品的信息公示存在普遍性问题。例如,“高途佳品”直播间销售的一款羊蝎子火锅商品,详情页配料表文字模糊难以辨认,客服仅在询问后提供部分信息,且未标注致敏原;“小哼猪生鲜旗舰店”某款销量超4万件的烤肠商品,主图及详情页中的配料表均不清晰,经多次追问客服才提供完整信息;“海底捞调味料官方旗舰店”在推广一款肥汁米线时,虽宣称“0添加”等卖点,却未直接公示配料表,消费者需主动联系客服才能获取具体内容。
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直播间甚至未在销售前公示配料表,消费者需下单收货后才能查看准确信息。“天海藏官方旗舰店”销售的小龙虾尾、“东方甄选生鲜”推出的卤鸭肫和手撕牛肉等商品,均存在页面未展示配料表或仅标注“详见包装”的现象。类似情况在“海底捞官方旗舰店”丸子套餐、“高途佳品”酱牛肉等商品中也有发生。
针对这一现象,法律人士指出,此类行为涉嫌违法。山西佳合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省消协理事米华丰表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营者有义务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信息,模糊公示或不公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属于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与监督部主任刘杰强调,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他建议消费者如遇此类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反映。
据了解,在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录制直播视频百余段、截图超两百张,发现不同直播间在食品信息公示方面表现差异显著。部分直播间如“与辉同行”虽以代运营商品为主,但所有食品配料表均公示详尽清晰;而“美特好小时达”直播间面对问询却置之不理,甚至要求用户“加入粉丝团”后仍不予回应。
整体而言,直播间食品信息公示的合规程度,与经营者责任意识、平台监管力度密切相关。根治乱象需多方协同努力:经营者应摒弃“重销售、轻合规”的短视思维,主动落实信息披露义务;监管部门须加强对代售、代运营商品的抽查与执法;平台方则应建立食品信息前置审核机制,从源头杜绝信息缺失。只有各方共同发力,才能使直播间成为真正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而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灰色地带。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