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调查:电商平台益生菌产品“抗过敏”功效引热议

3.15诚搜网
2025-08-22
272

随着季节更替,过敏症状进入高发期,电商平台上主打“抗过敏”功效的益生菌产品引发广泛关注。这些产品是否真正有效?其宣传是否合规?《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抗敏益生菌”,发现相关产品超过1700款,价格普遍在每盒200元左右,部分高达上万元,月销量多集中在数千至数万件。不少产品标题直接使用“抗过敏”“鼻炎”等字样,其中跨境商品占比较高,涉及Nutrition Care、YEFE、万益蓝、合生元等多个品牌。部分产品配有过敏症状示意图及“7天改善鼻敏”“4周缓和红鼻”等显眼宣传语,吸引消费者购买。

调查发现,这些产品宣称的抗过敏机制主要基于特定菌株。例如,Nutrition Care称其产品含植物乳杆菌LPL28等四种专利菌株;万益蓝则介绍其添加副干酪乳杆菌GM080等成分,可“促进抗炎因子分泌,平衡菌群”。然而,当《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要求提供相关实验报告时,多数客服未能出示。Nutrition Care表示“没有试验报告”,万益蓝则称检测报告属“机密文件”,无法对外提供。

针对益生菌是否具备抗过敏功效的问题,专家指出,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并未纳入益生菌。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尽管已有大量相关研究,但结果存在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益生菌对特定过敏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难以统一评价。

部分商家在宣传中强调其产品已获得专利,试图以此佐证功效。但专利代理师王骞指出,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方案的创新性,并非对效果的公权力背书。商家常将专利技术与产品功效进行暗示性关联,容易误导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24种功能中并不包括“抗过敏”。法律人士指出,未经保健食品备案或注册的益生菌产品属于普通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宣传“抗过敏”“专治鼻炎”等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用语,违反《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即使是跨境商品,也须遵守中国法律,不得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宣传。

中国消费者协会已于2024年6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跨境商品的质量及宣传可能与中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对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应谨慎选购。

综上,目前并无充分科学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作为过敏的有效治疗方式,消费者在选购相关产品时需保持理性,警惕宣传误导,并优先通过正规医疗途径应对过敏问题。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


关键词: 益生菌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