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618电商购物节在消费市场复苏、政策助力、平台策略革新及新兴技术驱动等多重因素合力下落下帷幕。这场为期39天的超长促销活动,试图通过简化规则、强化补贴和场景创新来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然而,在销售额增长的背后,诸多消费者投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618期间共接收到电商相关投诉79,307件,累计涉诉金额突破1.18亿元,尽管有效投诉解决率仅有23.59%,但仍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318万元。从各电商平台投诉情况来看,抖音以16,963件的投诉量位居榜首,解决率却仅为8.59%;淘宝、拼多多紧随其后,投诉量分别为13,444件、11,310件。
在众多投诉问题中,退款纠纷最为突出,占比20.34%,高达46,522件;售后服务欠缺次之,占比19.09%,有43,675件;虚假宣传位居第三,占比11.46%,共26,208件。其他诸如服务态度差、货不对板、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分别占比7.71%、6.86%、6.54%。此外,霸王条款、发货纠纷、价保问题、假冒 / 二手商品等也困扰着消费者,占比依次为 4.99%、4.69%、2.91%、2.64%。
消费者诉求方面,退款要求最为强烈,高达54,022 件,占比23.27%;要求解释的诉求也较为集中,共53,754 件,占比 23.15%;期望改善服务的诉求位列第三,有51,028 件,占比21.98%。赔偿、补偿、更换、补发 / 发货、维修、道歉、免费维修等诉求也分别占据一定比例。
从地域维度来看,广东省以15.57% 的投诉占比位居第一。这背后是广东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知名平台云集、电商企业众多,交易活跃频繁,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样处于高位,不过网络欺诈问题也相对突出。山东、江苏分列二、三位,占比7.43%、7.27%,这得益于其庞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商品供给、提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以及雄厚的电商产业基础,江苏的物流配送压力大也成了投诉的诱因之一。
除了上述普遍问题外,今年618 期间还有一些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事件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例如,部分消费者反映在淘宝平台作为88vip用户,却无法使用88vip优惠券购买商品,购买的商品一会儿就被自动退单,甚至直接不让下单,其他活动的优惠券也无法领取。找客服解决问题时,客服却不积极,只会用官方话术敷衍。还有消费者发现,开通88vip 领取 618 消费券后无法下单,咨询客服多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淘宝还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同一商品不同账号的价格不同,部分账号无法抵扣淘金币等问题。
在直播电商领域,虽然直播以25%的销量占比持续领跑,预计2025年占比将突破30%,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主播为了追求销量,存在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的情况。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实际产品与直播宣传不符,要求退款时却遭遇重重困难。还有部分直播间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政策红利在今年618为下沉市场注入了新动能。国家补贴首次深度嵌入大促体系,家电下乡最高补贴500元,新能源车购置优惠达万元级,激活了县域及农村消费升级。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有消费者反映存在补贴申请流程繁琐、审核周期长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享受政策优惠的积极性。
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成为本届618的一大亮点。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Pro2 预售量突破10万台,美的AI除菌冰箱通过图像识别实现食材保鲜提醒,智能家居设备在90后新房装修人群中的配套率突破40%。但同时,也有消费者对AI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表示担忧。一些AI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维修难度大,且售后服务不到位,无法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总体而言,2025年618期间电商行业在热闹非凡的交易背后,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对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电商平台和商家应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和诉求,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选择商品和平台,遇到问题及时维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商消费环境。
来源 | 315诚搜网 作者 程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