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职称聘任工作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质疑。有知情人透露,该医院在这一过程中疑似存在暗箱操作问题,公益调查员就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2024 年 11 月 19 日,医院召开的 2024 年度职称聘任通气会明确规定,参加本年度职称聘任的医疗人员应为 2022 年及以前取得参加评审资格。但实际情况却是,2023 年取得资格的人员也参与了聘任,且不少成功获聘,而先取得资格本应获聘的人员却被淘汰。更令人不解的是,评审工作结束后,结果未经全院公示。
职称评审本应是关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与职业发展的重要事项,需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然而在此次竞聘中,细则不仅未经全院公示,仅存于某些人的“脑海”中,而且内容极为荒谬。比如,同为医院职工,门诊工作量和病房工作量的计分标准差异巨大,门诊工作量 6 分封顶,病房工作量却可高达 24 分。打分结束后,入围名单仅显示人员姓名,不公示具体得分与排名情况。落选人员得分不仅不主动告知,若想得知还需提交申请,且仍无法获取排名先后。
如此种种,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竞聘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任人唯亲的行为?医院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其内部管理和职称评定应当严谨规范、公正透明。若不能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仅会损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更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医疗服务质量。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调查,给广大医务人员和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还医院一个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声明:本文系网友上传,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