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青年志愿者倾情助力:“郑暖暖”再进北乡

中国产经新闻
2024-08-27
1.1k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赵越 张祥瑞/文 通讯员 张瀚澜 于植彦/摄

“好漂亮的书包啊,这四个字我认识——‘中原高铁’!”8月19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北乡村综合服务中心门口,来自中国铁路郑州局“郑暖暖”助学支教团队的队员们正在向孩子们发放郑铁青年亲手设计的书包、文具袋、绘画彩笔等学习用品,一位小同学拿起新书包高兴地说。

“郑暖暖”助学支教是由国铁集团郑州局团委于2020年6月发起实施并运行至今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为初衷,针对河南省栾川县、商丘市虞城县等铁路定点帮扶地区,以文化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暖暖老师,我特别喜欢画画,但是从来没有老师教过我……”第一节绘画课上,全班个头最小的学生石梓轩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短袖,低头羞涩地说。

北乡村是国铁集团郑州局的定点帮扶村。近年来,在中原铁路的持续帮扶下,整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乡村孩子们对音乐、绘画等文体素质教育的期待,对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渴望,成为了该村最为急迫的需求。




为确保今年助学支教工作取得实效,前期国铁集团郑州局团委在实地考察、广泛调研、座谈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北乡村当地教育需求、师资力量、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支教课程,精准服务教学需求。





他们在全局范围内广泛摸排特长青年530余人,结合个人特长、专业学习、资格等级等报名信息进行层层筛选,组织开展播音与口才、绘画书法、声乐乐器、宣传制作4个类别的面试工作,最终选拔出22名青年赴栾川县北乡村参与为期两周的助学支教工作。

夏末秋初的北乡,绿树成荫。为进一步帮助乡村孩子丰富生活、开阔眼界,他们采用“暑期夏令营+集训特长班”的助学模式,开设“基础班+速成班”的授课班次,探索“课外补习班+课后培优班”的多元形式,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课外辅导、兴趣培养和自信建立提供有力支撑。






“北乡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引导和关怀。”播音与口才课老师杨研艺提起孩子们,眼眶不禁湿润了。

未来一周,他们还将通过举办书画展、音乐节,开展主题队日等形式,形成物化成果,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2023年底,“郑暖暖”百余名成员先后分12批次到栾川县10余所学校,讲授铁路科普知识、绘画、音乐、体育等文体素质课程1500节,覆盖小学生5.5万余人次,不断发挥铁路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