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整理
云南,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品不完的民族文化,尝不完的特色美食……
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445家单位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其中,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榜上有名,上榜的项目为三多节。
提起三多节,大多数的丽江人都只是单纯的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但对三多节的了解很少,那么,究竟什么是纳西三多节呢?三多节又有哪些习俗呢?三多节源于纳西族自然神灵崇拜,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民间别称北岳庙会、三多颂、三朵节等,官方规范名称为“纳西族三多节”,始于唐朝(南诏时期)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因纪念纳西族的保护神——三多神而得名。
三多节是我国纳西族的法定节日,也是滇西北区域各民族共同参与,别具风格、极其隆重,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民族文化盛会,更是纳西族的标志性传统节日。每到“三多节”,生活在玉龙雪山周边的纳西和其他民族的人们会身着盛装,互相邀约,携带祭品、食品和炊具,自发前往北岳庙过“三多节”。“三多节”具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先由资深东巴主持祭典,唱诵《祭三多经》,然后民众敬香许愿,祈求三多庇护。
“三多节”有悠久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力,见证了丽江各民族相互包容、团结互助的历史,各民族通过共享节日,促进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三多节高度囊括和集中展现了纳西族在历史、宗教、哲学、社会、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成就,三多神亦称为阿普三多、三朵神、恩溥三多等,传说中他是玉龙雪山的化身,纳西族的保护神与战神,在历史上,南诏王异牟寻封其为“北岳”元朝皇帝忽必烈封其为“大圣北岳定国安邦景帝”,相传三多神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世代守土安邦、抵御强敌,护佑着纳西子民,诗人赞颂他为“主此土,安此邦是极八百里金沙,胥蒙圣佑,降为神,封为帝,凭竟亿万年雪域,永著灵钟”。
三多节期间有庙会、踏青、赏花、歌舞娱乐、野炊及农特商品交易等一系列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三朵阁公祭、玉峰寺赏花都是当地纳西族在三多节当天会做的事情。当天,三多阁现场人山人海,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祭祀仪式以后,人们在庙宇四周的大树下、溪水旁,青烟袅袅,围聚野炊;在古刹门前的场地上,连日昼夜,高歌踏舞,对唱“谷气”“喂猛达”“窝热热”“阿哩哩”“时授”等纳西民歌;跳“资蹉啰”“呀哈哩跳起来”“哦噜啦 哦噜啦”等纳西族民间舞蹈,尽情欢乐。
三多节是纳西儿女齐聚欢庆的日子,除了在丽江本地开展各种欢庆聚会活动外,工作生活在昆明、北京等地的纳西族同胞,在三多节这天,乡友们也会组织活动一起欢庆自己的节日。大家在一起用自己的母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跳起“喂猛达”,唱起“阿哩哩”,庆祝这个满载乡愁的民族节日。
三多节这一天,也是纳西人向世界展现民族风采的日子,从有形的民族服饰、民族传统饮食、民族歌舞,到无形的民族语言,乃至民族精神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方式走近纳西人的生活,体验纳西民族风情
二月的丽江,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桃红李白,菜花嫩黄。玉龙雪山下,无数花朵竞相开放,正是丽江踏青赏春的好时节。所以,在三多节期间,纳西人除了祭拜活动外,人们还进行赏花、远足等节日活动,其中,到距离北岳庙不远的玉峰寺观赏著名的“万多茶花”成了当地纳西人过三多节的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人们祈祷许愿、敬香纳福、赏茶花、野炊,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丽江纳西人身着民族盛装,扶老携幼从山里平坝、四面八方云集到玉龙雪山南麓的北岳庙“三多阁”,祭祀三多神灵。当天,东巴祭师主持祭颂三多神,念诵《祭三多神经》、《祭圣日神经》,跳东巴祭祀舞,举行称为"三多颂"的隆重祭拜仪式。人们在“三多”面前供上飘香的美酒、肥美的肉食,焚烧旺盛的香火,跪拜磕头,虔诚祭祀,求愿“三多神”护佑纳西人幸福安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届时各家各户也要在家中烹制食品,烧香祭拜。
今年,玉龙县在世界记忆遗产公园举办为期10天的中国丽江纳西族“三多节”2023年文化旅游商贸博览会,活动期间,将开展中国· 丽江21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三多节”祭典、 第十八届云南省非遗巡展、纳西“三多节”文化旅游商贸博览会、第四届民族歌舞乐展演、乡村振兴乡镇推介会、第七届“三多杯”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可见,纳西三多节已成为丽江最隆重的大型民俗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