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努力提升市场监督服务水平

3.15诚搜网
2023-12-15
907

商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市场先锋”党建品牌,统筹高质量市场监督和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稳秩序、促安全、优环境、提质量,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市场先锋”党建品牌。一是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把笃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三是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局党委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用人导向作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保障。通过选举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环节骨干担任党支部的书记。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牢牢树立“市场先锋”意识,筑牢“战斗堡垒”。工作中亮任务、亮职责、晒成绩、晒亮点、比实绩、比效果,成效明显,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局党委被市委宣传部授予“示范学习讲堂”;市场监管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平安商都建设先进单位”;机关第一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授予“五强党支部”;局党委书记马晓强同志被县委授予“商都县担当作为好干部”。

(二)建立健全“股所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业务工作提质增效。局机关内设15个股室,12个基层监管所,根据工作职能和区域划分,实行股所联动。充分发挥局党组统筹协调和决策指挥作用,按照职能股室突出专业指导优势、基层所突出属地综合监管优势的原则,通过科学调配资源,强化股所对接联动,加强对基层所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协作办公,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直达基层,工作要求落到实位。一是深入了解了工作动态,帮助基层理清了工作思路;二是发挥了专业优势,帮助基层监管所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解决了巡察力量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三是收集了基层所对县局的工作意见和建议,为基层所当好了参谋,积极协助基层所完成好了工作任务。

通过科学联动,手把手、面对面的工作协作,切实解决了我局监管和执法领域点多面广、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的难点,进一步整合了执法资源,提高了机关股室指导和服务基层所工作水平和执法效能,协助基层所完成了监管任务,推动全局整体工作跃上了新水平。

(三)创新“监管+服务”工作理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适应新时期市场发展需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实现了事先服务、事中指导、事后监管。一是在服务市场主体上做“加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有条件的分公司改为子公司,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助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截至6月底,协助1家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帮助13家药品连锁经营企业转成了单体经营的模式。二是在市场准入上做“减法”。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取证门槛,强化企业承诺和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在监管效能上做“乘法”。按照“无事不扰、风险可控、监管高效”的原则,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为新兴业态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四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做“除法”。充分发挥12345、12315热线作用,对收到407件投诉依法进行了处理,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负担。深入实施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全力防范各领域风险,民生安全更有保障

(一)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食品安全固本强基持续加强。一是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区划清晰、人员定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县食品生产加工、餐饮、食品流通业态累计纳入监管1365家,获得SC证的食品生产企业45家、140家小作坊备案规范化经营、449家餐饮单位达到了“明厨亮灶”标准、23家公立学校、幼儿园食堂达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标准、432家食品流通单位达到了规范化、超市化经营标准。综合运用随机抽查、专项整治与联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食品安全治理的靶向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

(二)落实落细“两个责任”,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一是健全“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管控机制,制定了包保责任人职责及工作流程图板,悬挂于工作专班办公室;建成7.5平米LED彩色显示大屏,满足了全范围显示包保工作台账信息;统一印制了三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导清单,分批次组织包保干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实现了“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全覆盖。二是组织各乡镇分管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业务人员及市场主体负责人进行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培训3次。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的具体应用做了专题讲解,对“食安督”APP的使用进行了指导,对各级包保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包保干部实施督导流程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讲解和演示。

 第一季度229名包保干部对全县10个乡镇和20个社区664户包保市场主体进行了食品安全工作督导,督导完成率97.3%,在全市排前三名;第二季度督导完成率为100%,问题发现总数406条,发现率4.3%,全市排列第一。

(三)实行企业风险信用量化分级分类监管,“两品一械”安全不断加强。一是实施日常检查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监管。建立了企业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随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人员变动情况等情况,市场主体全部达到了持证经营,经营者质量安全和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全域123家药品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80家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全部建立了电子和纸质监管档案。二是规范审批,严格把好准入关。自承接市局下放的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业务以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药品经营许可工作,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12份。

(四)扎实开展特种设备监察,保障特设领域安全良好运行。一是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县580余家使用液化气瓶的餐饮店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对24家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4份,《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建立了安全隐患整改台账,责令相关单位按时逐一进行了整改。二是督促并协助商都县腾达液化气有限公司在乌兰察布智慧气瓶监管系统建立账号,对6000多个气瓶进行了录入登记、3500多个气瓶进行了二维码悬挂扫描,进一步加强了燃气使用安全基础。三是督促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员制度》,落实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经常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对标对表组织开展自查自改。

(五)发挥监管职能,质量安全建设稳步提升。一是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对辖区内农资经营市场及工业产品经营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完成农膜、化肥、滴灌带、种子、成品油、民用散煤、水泥等领域15个批次的农资及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查,建立完善农资产品供销台帐、民用散煤供销台帐、成品油供销台帐,签定农资产品、民用散煤、成品油经营质量承诺书46份,查封假冒伪劣化肥272吨。二是积极开展3C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检查,重点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对燃气瓶及减压阀、燃气灶具及波纹管、电线电缆、消防产品、儿童用品开展普查,坚决杜绝生产、销售质量不合格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以集中宣贯的形式,督促4家获证企业严格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总监及质量安全管理员责任制度,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经营主体责任,有效规范了生产、流通领域质量安全。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潜力持续迸发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准入退出便利化进程,帮助企业松绑减负。一是实现开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人通过实名认证上传相关证明材料,不需要提供纸质材料,核准通过后,可以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中的工商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下载电子营业执照或通过邮政快递的方式领取纸质营业执照。全流程办理时间最快可缩短至0.5个工作日内。二是开办企业、个体户申请材料大幅缩减。企业在申请过程中无需提供房源证明,只需提供租赁协议,通过“网上申办平台”实现系统自行生成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个体户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表实现了系统直接生成无需填写。三是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实行“企业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的名称核准原则,进一步提高名称登记效率,缩短企业创办时间。四是压缩企业注销时间,依据市场主体简易注销规范要求,企业通过网上公示20天后,注销时间压缩为0.5个工作日办结。

上半年,各类市场主体开办登记1352户,其中有限公司283户,分公司20户,个人独资企业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个体工商户1025户;办理变更登记2065户;办理注销登记623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3件,接待咨询3000余人次。

(二)关注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助企纾困解难。努力提高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水平,切实立足职能解决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管领域的问题和困难。在单位负责人多次走访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上,5月22日组织30余家企业负责人代表全县各领域市场主体召开了“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座谈会,通过与市场主体负责人座谈交流,对梳理归纳出的4条意见、建议,相关股室已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全部进行了对接落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了发展中遇到困难。

(三)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放心消费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以价格为切入点集中开展生活必需品、农资产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医疗机构收费、公共服务场所收费,机动车检测中心收费,粮食储备收购等价格检查,对经营中不按明码标价、标价不清或价格不合理的行为依法进行了打击和规范。

二是以反不正当竞争为手段聚焦民生热点,对社会关注度高、反应强烈的药品、化妆品、家电等领域的虚假宣传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打击。

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受理并解决价格类投诉举报事件10件,责令改正虚假广告宣传违法行为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15000元。

 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助推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具有知识产权投诉举报、维权援助、咨询服务、企业创新赋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推荐商都县辉腾锡勒工业园区管委会、商都县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以便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企业提供各项知识产权服务。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实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无缝衔接。

(二)大力扶持“察汗淖尔+”品牌建设,以高质量的品牌赋能特色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品牌法律保护、实现品牌市场价值。深入推进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健全重点商标保护名录,以商都县水漩蔬菜协会注册的“察汗淖尔”商标为主体,以“商都县西芹”为龙头,注重区域品牌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今年5月份,魏玮副县长与马晓强局长一行赴北京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品牌创新与发展传播中心进行了接洽,并于中心总监张洁就如何培育建设商都县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座谈研讨,为我县下一步区域品牌建设与发展做了科学谋划。

今年上半年,我县共申请商标注册37件、注册27件。全县现有有效注册商标1164件。其中,驰名商标1家(奥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商都县水漩蔬菜协会)。商都县截止到2023年6月底,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3件,实用新型专利255件,外观专利22件。

 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接下来,局党委更要以“市场先锋”这一党建品牌为旗帜,团结和带领全局工作人员,提气聚势、苦练内功、抢抓机遇、接续奋斗,发挥好市场监管效能,引领市场主体稳步前行,为我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