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冉 闫泽峰 记者 杨圣学
“年纪大了,学不会操作手机和机器,每次来你们这里办业务都得靠你们帮忙,你们的服务态度是真的好。”前来五台农商银行一个营业网点取钱的王大爷,对多次帮助自己的“助老爱老”大堂经理,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近年来,山西省五台农商银行聚焦老年群体的金融和服务需求,结合当地年轻人外出留守老人居多的实际,不断丰富和深化“适老化金融服务”内涵,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致力于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为贴心、暖心、走心的金融服务。
立足厅堂阵地,优化便民服务。该行各营业网点持续改善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不断优化营业场所软硬件设施,厅堂内设有爱心窗口、爱心专座等设施,并为老年客户群体配备了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及急救药品,充分照顾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切实改善老年客户金融服务环境。针对老年人对移动支付产品“看不见”“找不到”等难点痛点,营业厅配备专职“助老爱老”大堂经理,本着“进门有问候、服务有微笑、老弱有搀扶、等候有安抚、办理有效率、出门有送别”的服务原则,负责“一对一”接待、引导、帮助、咨询等多个环节,为老年客户提供人性化、特色化服务,有效减少客户等待时间。
强化金融宣传,筑牢反诈堤坝。近年来,各种金融诈骗都盯上了老年人的钱袋子,关于老年客户群体电信诈骗的情况频发。针对老年客户群体整体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五台农商银行积极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分发宣传折页、讲解典型案例,解读养老诈骗、客服骗局等新型诈骗手段,积极帮助老年客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主动为广大老年客户提供上门金融知识普及服务,帮助中老年客户群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及识骗识诈能力。遇到老年客户进行大额转账时,大堂经理及柜员总会耐心、详细询问收款人信息、转账原因以及和老人关系,尽可能避免老人因防范意识薄弱而陷入电信诈骗的困境,切实守护老年人的“养老钱”。
延伸服务触角,提供上门服务。“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帮了我一个大忙!”在顺利完成密码重置业务后,常女士及其母亲对豆村支行的上门服务、贴心服务赞不绝口。今年2月份,五台农商银行豆村支行接到常女士的求助电话,称其79岁高龄母亲的信合通卡忘记密码想取钱取不了,很是着急。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上门服务流程,为老人办结业务。这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也是五台农商银行贯彻适老化服务的缩影。他们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并行,对于那些无法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通过开立绿色便民通道、提供上门服务等多种暖心行动,高效快捷解决客户难题,满足客户需求。
该行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山西五台农商银行将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解决老年客户的难心事和烦心事,持续履行社会责任,让老年客户感受到更为优质的适老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