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暖暖”支教品牌助力栾川教育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产经网
2023-10-23
784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申婷婷

国铁集团郑州局团委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做好国铁集团国家对口帮扶脱贫县河南栾川县乡村支教工作,精心打造“郑暖暖”支教助学工作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孩子们的思想意识、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出现极大变化,受到了学生家长、帮扶对口单位和政府的称赞。

“郑暖暖”团队在栾川实验五小举办诗词对抗赛圆满结束,队员史梦楠、赵亚宁与老师学生们合照留念。袁修航 摄

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栾川县是国铁集团的定点帮扶县。自2020年以来,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先后组织4批64人次组成“郑暖暖”支教团队,赴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中心小学、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等9所学校,教授课程1527节,覆盖5.8万余名小学生人次。

“郑暖暖”在学校开展铁路知识科普竞赛。图为支教老师赵雪与获奖孩子们合影。范晨光 摄

为探索支教课程与乡村振兴形成多元化服务格局,结合当地需求,郑州局“郑暖暖”支教团队创新“暑期集中营+常态化助学”的支教模式,在对口支援的九所村镇小学,“郑暖暖”团队在文化支教的基础上,发挥青年人的特长,全方位助力栾川对口学校,从而有效提升铁路小镇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郑暖暖:创新打造暑期支教模式。

为做好暑期支教工作,“郑暖暖”提前研究制定暑期支教方案。栾川县的乡村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以文化课为主,因为缺少专业教师,许多学校没有开展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目。“郑暖暖”支教团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选取有支教经验,又有绘画、唱歌特长的成员组成暑期支教团队,到对口帮扶学校教授美术、音乐课程。并针对北乡村儿童、青少年缺少绘画用品的情况,送去学习用品、文创产品500余件,助力乡村儿童增强文化知识、实现绘画梦想。

“郑暖暖”支教队员王天赐课间与重渡沟示范区中心小学学生做游戏。袁修航 摄

同时,他们积极拓展授课形式,将基础授课、针对指导、课堂互动等方式融入教学,在互动式、引导式的授课模式中,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动手能力。针对授课对象7至15岁的年龄跨度,支教队员对他们有针对性进行授课。从教授绘画基础知识,到增强孩子们对绘画艺术的喜爱,从让孩子们掌握绘画技艺,到自主进行绘画创作,使孩子们的绘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高海德为孩子们上美术课。赵庆 摄

“郑暖暖”支教老师按孩子们知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实践指导,创作出《大美北乡》《心中铁路》系列国画42幅、《马克笔画》46幅,受到了孩子家长、帮扶点群众的一众称赞。


郑暖暖:把“特教”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

按照郑州局集团公司团委的要求,”郑暖暖”团队根据特殊教育学校需求和整体支教计划,组织团队成员学习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授课技巧,精准设计特教孩子们的生活课程与特色课程,提升他们学习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助力特殊教育儿童健康成长,为学生更好、更自尊的生活在社会大家庭打下良好基础,让孩子们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辅导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袁修航 摄

今年9月14日,21名“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来到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学生们学习家庭生活、卫生打理、超市购物等基本生活技能,开展绘画手工、架子鼓、洗车、烘焙、插花等简单的特色授课。支教队员们通过绘画、折纸、捏彩泥等活动带领学生们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使孩子们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悄悄成长为正常人的生活。


”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刘洋、史梦楠与特教学校孩子合影。欢快的笑容增强了孩子们生活的力量。班羽丰 摄

“先用白色的彩泥捏出斑马的头部和身子,再用黑色的彩泥粘上嘴巴、鬃毛、四肢和尾巴,最后粘上眼睛和黑色的条纹,斑马就出现啦!”在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上,“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李若琳带领特教儿童用彩泥一步一步的捏出斑马的形状。尽管捏出的斑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有的甚至“五官不正”“身体畸形”,但这是特教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郑暖暖“支教队员高海德在美术课上辅导学生。赵庆 摄

支教绘画队员高海德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受特殊儿童,在带领他们做手工画的过程中,感觉他们除了基础的生活技能,特别需要的是爱和关怀,一个真正贴近他们的心。我们就是要用心贴近他们。

“在特殊学校支教,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通过教授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郑暖暖’的温度。”支教队员何璞光对记者说。

郑暖暖:“爱在北乡”文化周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北乡村是栾川县第三座铁路小镇。

8月21日至25日,“郑暖暖”团队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爱在北乡”乡村振兴文化周系列活动。

“郑暖暖支教老师在上课。”


北乡村的同学们在学习毛笔字。

他们围绕“教什么”“画什么”“拍什么”“演什么”,精心设计文化周活动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北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以村中心文化草坪广场为基础,融合时下流行的露营音乐节形式,推出面向村民、游客的“聆听山音”草坪晚会,包括精品书法绘画课12节、送艺术作品活动3场、乡村采风6场、草坪晚会节目11个。在晚会节目安排上,秉持路地共创的理念,提前两个星期与北乡村党支部建立联系,邀请北乡村合唱队、舞蹈队组织节目4个,促进北乡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路地结合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郑暖暖:文化创意助力产业升级

为不断拓展青年文化创意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国铁郑州局团委组织特长青年设计“郑铁青年”IP形象,以此为基础打造工作、学习、旅行套系产品。

“郑暖暖”助学支教队员展示精心设计的“郑暖暖”徽标。赵庆 摄

他们根据“栾川印象”旗舰店的商品包装,设计出“五味人生”礼盒、“五谷丰登”礼盒等系列产品;根据栾川文旅集团需求,将鸡冠洞景区、老君山景区、竹海野生动物园等元素与铁路元素相融合,设计出T血衫、手机套、水杯等旅游纪念类产品;围绕新南、王坪、北乡铁路小镇、铁路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制作原创宣传微视频18部,录制“暖暖在身旁”歌曲MV在进行网络宣传,拓宽影响渠道,扩大铁路小镇影响力,进一步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结合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助栾川县在中小学中搭建更为丰富的文体活动平台,推广“美丽铁路”研学旅行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铁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