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高铁行之八》都安站: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南疆山城锦上添花

中国产经网
2023-09-09
1.4k

记者 杨圣学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北部,被称为“岩溶地貌天然博物馆”、“全国地下河之首”,县内还分布着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下河天窗群,称为“世界天窗之都”。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民族风情,成就了都安美丽的“面孔”。贵南高铁的开通,让都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都安高铁站和都安澄江双线特大桥的建设,更是为都安这座“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南疆山城锦上添花


都安瑶族自治县文旅局梁安葵局长介绍说,都安以贵南高铁建设开通为契机,提前布局谋划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成功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9家,利用天窗群打造中国唯一、世界知名的洞穴潜水基地;首创“自驾+露营+研学教育+户外拓展+青少年夏令营”的经营模式,建成广西首个青少年航空科普飞行营地旅游综合体;打造出拥有中国北回归线上最纯净夜空的“龙布日出”景点;以“秀美人家”田园综合体而闻名的板岭乡永仁村被列为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春天踏青赏花、夏天避暑纳凉、秋天观景采摘、冬天悠闲康养,四季游客络绎不绝,近三年来都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5.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47亿元,为都安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中铁二院南宁分院副院长、总经济师杨平告诉记者,都安县高铁站站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贵南高铁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中铁二院倾力打造的精品工程,目标是打造成为充满民族特色的都安城市名片及综合交通枢纽,使都安山美、水美、人更美。


他说,车站项目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设计理念超前。践行高铁综合交通枢纽TOD设计理念,项目按“零换乘”及“车站与城市适度融合发展”谋划,创新性地将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园相结合,打破传统高铁站与城市割裂的界限,打造现代化、开放包容、安全舒适的城市新空间;二是绿色生态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整个项目的绿地率接近23%,突出设置市民公园,综合布局人工湖景、绿岛、休闲步道等景观要素,营造浓厚的山水园林气息,将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优美地融合在一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都安县的新门户,同时也是百姓休闲娱乐的中心,进一步提高都安百姓的幸福感;三是民族特色丰富。都安站的景观设计融合了都安瑶族传统民俗风情“十二瑶景”,在站前广场设置了“十二铜鼓像”,在公园内建起“花满澄江河”“瑶乡风情舍”等充满民族特色的景点。同时结合文旅开发,统筹规划“十二景观”的游览线,打造集地理山水、非遗典故、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开放式民族博物馆公园,激活瑶族专属的活态记忆。

都安的另一个“明星”亮点是都安澄江双线特大桥。中铁北京工程局贵南高铁项目总工程师苏力介绍说,大桥全长15.5公里,桥梁跨越 G75 兰海高速公路、穿越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及都安县澄江河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为贵南高铁全线最长、跨度最大的特大桥,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为了当地环境保护,大桥设置了光屏障7360延米,声屏障11938延米。该桥于2017年3月1日施工首根桩基,2021年7月26日最后一孔箱梁架设完成,历时52个月。


他说,澄江双线特大桥设计的180米拱加劲大跨度连续梁,是贵南高铁全线也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最大跨度的连续梁,共使用钢材2865吨,浇筑混凝土24317立方米,总重量超过6万吨,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连续梁工程。在施工中还采用了“桥跨异位拼装、整体顶推滑移”技术进行连续梁钢管拱施工,这种施工法在国内大跨度铁路桥梁施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西南地区铁路桥梁建设中也是首次采用。

据介绍,在180米拱加劲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项目参建员工不断开拓创新,先后获得全国BI米技术大赛优秀奖、三等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科学论文5篇。其中《贵南高铁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梁组合式桥梁施工技术研究》科研课题目前正上报国家级优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云桂铁路广西公司和中铁北京工程局还专门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使用节段拼装梁“干胶法”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更好的保护周边水源湿地,也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架设速度也由原来的每月架设2榀,提升至每月4榀,使该工程较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完工。

苏力告诉记者,澄江国家湿地公园迄今已发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共有251种,其中鸟类160种,常见的白鹭、褐翅鸦鹃、白鹊鸽等国家保护动物对于列车运行的车灯十分敏感。为最大限度减少铁路行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部门在双线特大桥和水源保护区部分安装了广西区内第一个长3.69公里、高约4米的光屏障,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对保护区内鸟类的干扰,极大的减少了粉尘、噪声对周边环境、动植物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他说,这是广西铁路部门打造绿色生态铁路最好的实践,为地方环境保护做出的有益贡献。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