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部,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余人。按照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这里将由传统工业区改造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区。
对北京眼镜城开展检查。
2021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潘家园街道所挂牌成立。截至2022年底,辖区有经营主体近6000户,有专业市场及按照市场业态管理的经营单位8家。全国闻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北京眼镜城等专业市场便坐落于此。
市场监管所是市场监管系统最基层组织、最基本力量,是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潘家园街道所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解答“什么是市场监管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监管所”“怎样建设市场监管所”。该所紧紧围绕“强党建、稳秩序、促发展、保安全”工作主线,践行“首善标准、监管为民”核心理念,逐渐形成了坚持“一个引领”、夯实“四个重点”、构筑“四个家园”的“1+4+ 4”强所模式。
坚持“一个引领”,把准政治方向之星
杆秤上的第一颗星为定盘星。潘家园街道所把牢党建引领“定盘星”,坚守如磐初心。
潘家园街道所坚持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市场监管所党组织建设。所内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制作党建文化墙,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同时,所长、副所长均任支部委员,不断加强全所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注重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由于辖区专业市场数量较多,专业市场非公党建一直是潘家园街道所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所专门设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探索形成“1+1+8+N”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助力打造市场监管优势、行业发展优势、商户品牌优势。其中,两个“1”指积极依托属地街道党工委的属地资源、充分发挥“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的专业优势,“8”指合理利用8个专业市场管理方的便利条件,“N”指大力激发市场内党员商户的积极性。
目前,潘家园街道所已培育出一个由专业市场内党员商户组成的单独建制的非公党支部。其党员“三亮”工作效果显著,红色教育入脑入心,社区“一帮一”慰问活动好评如潮,眼镜修理清洗、护眼知识科普、校园视力筛查等公益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夯实“四个重点”,拨准首善标准之砣
潘家园街道所坚持首善标准,以强化基础保障、增强履职能力、规范内部管理、创新监管方式为重点,锤炼实干担当作风,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在松榆里市场检查食品安全。
聚焦强化基础保障,潘家园街道所不断优化硬件设施,推动外观形象标识统一。目前,所内已设置综合服务大厅、问询室、快检室、罚没物品库、档案室、值班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区域,配置了办公电脑、打印机、执法记录仪、执法终端等设备,开通了互联网业务专网,电话、网络畅通。
聚焦增强履职能力,潘家园街道所提出,对于上级部门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接得住”“做得好”,打通市场监管“最后一公里”。该所以12345接诉即办工作为抓手,主动融入属地基层治理,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该所被属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评为年度“最好办件集体”,一名接诉即办专员被评为“最好办件人”。
聚焦规范内部管理,潘家园街道所积极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岗位职责、业务指南、服务承诺、文明礼仪,建立健全办公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考勤值班、请示报告、学习培训、工作会议、政务公开、应急信访、安全保密等内部管理制度,还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组织文体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
聚焦创新监管方式,潘家园街道所积极探索多元化监管手段,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法治监管,推行审慎包容监管与柔性执法,依法合理使用容错纠错机制,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的统一。二是突出重点监管,增强风险意识,全面梳理、动态更新电动自行车、燃气具、成品油等重点工业产品经营主体台账。作为国家药监局第一批彩色隐形眼镜等医疗器械监管联系点,全面深入开展隐形眼镜监管工作,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合法权益。三是加强信用监管,依法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列入、移除以及企业信用修复等工作。四是实施智慧监管,以“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运用好广告、网络交易、食品安全等业务条线监管系统。五是实施综合监管,借助接诉即办、“吹哨报到”、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为属地基层治理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运用“向前一步”工作法开展上门办照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潘家园街道所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向前一步”工作法,对于辖区年纪大、生活困难的个体经营者,主动将政务服务送上门,让其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换照等业务。2021年,此创新工作法在朝阳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展上获推广。
构筑“四个家园”,托起监管为民之盘
潘家园街道所努力建设成为廉洁家园、法治家园、平安家园、和谐家园,积极履行“监管为了人民、监管贴近人民、监管依靠人民”的职责使命。
廉洁为本。潘家园街道所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端正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规范自身“8小时以外”的言行,与监管服务对象始终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法治为纲。潘家园街道所坚定不移贯彻“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更好发挥所内法制员和公职律师在案件审核、复议应诉、行政争议化解、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平安为要。潘家园街道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舌尖上的安全”,严格防范和避免辖区发生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事件和责任事故。
和谐为重。潘家园街道所积极开展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妥善解决消费纠纷与竞争纠纷;明确执法办案要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争取案结事了;注重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引导与心理疏导,所务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不断促进班子的团结与全所的和谐。许 航 富家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