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把“四个最严”落实到监管末梢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3.15诚搜网
2023-08-01
757

QQ截图20230801093252.png

专访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秦凤玉。

酒香远,茶香浓。作为长三角纵深腹地和中西部重要东向通道,安徽亳州是诗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酒、保健食品以及养生花茶生产流通大市。亳州市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政治站位,强化技术支撑、创新工作机制,压紧属地管理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到监管末梢,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7月21日,记者就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情况,对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秦凤玉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从强化党政同责的角度,谈谈对抓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秦凤玉: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最鲜亮的底色、最真挚的情怀。“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关乎人心向背的政治高度突出强调了保障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亳州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常住人口496万,居安徽省第4位,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7万家。作为人口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大市,亳州市坚持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市委书记杜延安同志和我多次调度,要求各县(区)扎实苦干,抓牢抓实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各位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县(区)县长、区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每周由市政府办公室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动态推送给各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每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县(区)党委政府通报当月考核结果、布置次月重点工作任务,杜延安书记和我每月在考核结果和次月工作重点报告上均批示到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季度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副市长)组织召开落实“两个责任”工作调度会,每季度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推进情况;每半年由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召开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分析推进会。年终形成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年度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考核落后的进行通报批评。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年度考核权重占市对各县(区)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的50%。

记者:亳州在创新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方面,探索出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

秦凤玉:“抢时间”“抓落实”“赶进度”“搞创新”已经成为大家口中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高频词。我市创新工作机制,构建数智管理平台,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细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方面,我们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并将排查划分后的51家A级主体、259家B级主体、3285家C级主体、50942家D级主体,全部纳入亳州市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数智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数智管理平台),入网包保覆盖率95.61%。8209名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对应包保辖区内A、B、C、D四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各级包保干部按照食品安全包保任务清单要求履行包保责任,每季度对包保主体至少开展1次督导,重要节假日、重点时段相应增加督导频次,确保对保健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生产企业和农批市场、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等1537家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现场督导,并将督导记录及时上传至数智管理平台。其间,杜延安书记和我多次带头前往包保企业现场督导,并对亳州市市场监管局构建的数智管理平台实地调研,督促升级完善、持续发力。

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配备与主体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体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岗位职责。目前,全市已配备食品安全总监737名、食品安全员40651名。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基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落实自查要求,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通过数智管理平台填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分别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举办花茶、白酒生产企业以及中大型食品销售企业、学校食堂、中央厨房等专题培训会173场次,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打造A级食品生产经营标杆企业38家、B级50家、C级67家、D级56家,并强化组织观摩学习,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确保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真正落地见效。

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既要抓最“长”的,更要抓最“短”的。责任落实了,层层夯实了,很多问题就可以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化解了,百姓也更心安。去年9月以来,亳州市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为抓手,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和红线,有力确保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2022年,亳州市在安徽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获评A级,同时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今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秘书处将亳州推动落实“两个责任”的经验做法分别印发两期简报供各省(区、市)学习借鉴。安徽省食品安全办也专门发文对亳州市相关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

记者:结合实践经验,您认为数智赋能在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地落实方面体现了怎样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秦凤玉:智慧监管是市场监管的“尖兵利器”。以数智赋能“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已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完成的“必修课”。

聚焦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要求,亳州市创新研发数智管理平台,建立“食安包保”微信小程序,设置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干部、监管单位、食品安全办、主管单位5个登录端口,实现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行业主管责任有效衔接和日常考核智能化管理。

信息在线录入,助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数智管理平台实时更新入网主体数量,对全市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底数清、情况明。全市3595家A、B、C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平台上传“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记录,50942家D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上传营业执照、资质证明、人员健康证明等基本信息,实现食品安全记录全程电子化和风险信息自动汇总分析。

全程系统操作,助力包保干部开展督导。包保干部通过数智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包保主体相关记录、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的信息,开展督导时通过自动生成的任务清单,在线勾选督导项目、填写发现问题等,极大提升督导工作效率。平台还开发了短信提醒功能和问题推送功能,将督导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推送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实现包保督导与监督管理的有效衔接。

“三码”靶向管理,助力监管有的放矢。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三码”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正常的标注为绿码、异常的标注为黄码,标为黄码的企业经平台短信提醒后仍未及时将问题整改到位的则标注为红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依据黄码、红码提示进行“靶向监管”,获取企业自查和包保干部督导发现的风险预警信息,跟踪督促企业整改问题,并将处理情况在数智管理平台反馈,实现监管部门、包保干部、企业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四方信息贯通。截至目前,已发现风险隐患70797条,完成整改68942条,整改率97.38%。

与此同时,我们还持续发力,推进平台由2.0版到3.0版迭代升级。在实现数智化助力经营主体责任落实、包保干部督导的基础上,优化设置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登录管理端口,实现四方责任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织密食品安全四方责任体系。同时,把“两个责任”与食品安全各环节、各领域逐步密切结合,创新打造食品安全“1+N”工程。1即“两个责任”数智管理平台,N1即“亳食安”食品生产环节监管,N2即“亳通安”食品流通环节监管,N3即“亳餐安”餐饮服务环节及外卖数智封签、制止餐饮浪费监管,N4即“亳检安”食品抽检监管子项。

数智赋能进一步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走深走实,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我们计划用今明两年的时间,将数智管理平台打造成为切实保障全市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宿志红



关键词: 舌尖上的安全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