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国铁集团郑州局开行中欧班列(中豫号)7572列

中国产经新闻
2023-07-22
645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吴有志 冯羽

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8日,X8003次班列满载着装有机械配件、灯具、太阳能光伏组件等货物的55个集装箱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途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驶向德国汉堡。

自2013年7月18日国铁集团郑州局首趟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至今已经10年了,目前已累计开行7572列、发送货物达67万标箱。其中,去程4244列、39万标箱;回程3328列、28万标箱。10年来,去程由每月1列增至最高34列,时速从80公里到120公里,从500公里集货区域扩展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运输货物品类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等上万种产品,门类齐全、货源多样。

栗璋鹏 摄

中欧班列(中豫号)作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排头兵、主力军,国铁集团郑州局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加强安全管理,全力构筑内陆地区服务优、成本低、效率高的国际贸易运输服务通道,为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强劲动能。


10年,中欧班列(中豫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列车”

10年来,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河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运量不断增长,新线路不断拓展,运输网络持续完善,俨然已成为中部城市在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列车”。

10年间,国铁集团郑州局、中铁联集郑州分公司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班列重箱率、回程比例、发送量等6项指标均保持全国前列,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农产品班列”“新能源汽车班列”等中欧班列(中豫号)优势特色名片。

栗璋鹏 摄

“今年一季度,国铁集团等三部门发布文件,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极氪、小鹏等品牌的国产新能源整车‘坐’着中欧班列(中豫号)远销欧洲,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客户需求。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通过我们运送的新能源汽车就达到200多辆。”上海台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孔卫东告诉记者。

古丝绸之路融通欧亚。“一带一路”倡议以古代丝绸之路的丰厚历史为基石,在数千年来的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日益丰富的货物品类促进了中国同各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借助中欧班列,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10年,中欧班列(中豫号)“朋友圈”持续扩大

10年间,中欧班列(中豫号)构建起“多站点多口岸”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通过公路、水路、航空以及铁路共建体系,强强联合,实现了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在全国前列。中欧班列(中豫号)“朋友圈”持续扩大,为沿线的企业和民众带来了新的机遇。

栗璋鹏 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深入,中欧班列(中豫号)立足河南打造“四条丝路”陆上货运品牌。“从最初开行的每月1列到目前的每周9列,开行量逐年递增,我们从新增站内股道、集装箱作业线、取送车次数以及最新上线的调车作业安全系统、集装箱防调脱系统等方面,全力以赴保障中欧班列顺利开行。”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站长郜飞高兴地说。

“目前中欧班列的编组数从10年前的41车增加至55车,随着发运量的提升,我们增加与铁路部门的沟通频次,畅通优化发车前作业流程,与圃田车站通力合作,做到快装快卸,确保班列正点开行。”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外勤主任龚赟丹告诉记者。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引擎不息。新的起点,中欧班列(中豫号)将开启更多“双向奔赴”,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充足运力支撑,在服务扩大开放中交出亮眼答卷。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