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养老辅助器具适老化产品质量评价与消费监督项目”测评结果,称质量不佳、溢价高、功能鸡肋等问题亟待改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军伟摄
测评发现,“电商平台标价5878.6元洗澡椅,实为百元品质普通产品”“为提高产品售价,个别产品添加影音娱乐、蓝牙等‘鸡肋’功能,不仅不实用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等行业乱象纷纷被曝光。
平台标价随意,实际到货品质与价格不符/中消协供图
据了解,此次测评由中消协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共同开展,主要针对电动轮椅、爬楼机、助行车、洗澡椅等9大热门养老辅具,共计测评50款产品。实际测评结论以及老年消费者的体验感受表明,在选择和生产养老辅助器具及适老化产品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价高不一定实用
产品的实测显示,有些价格较低的产品,反而在细节设计和功能设定上比价格昂贵的产品适老化水平更高(如助行车、移位机等)。
对此,中消协提醒称,消费者在选购时,最好能根据家中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不要一味追求养老辅具“越贵越好”,产品的功能点也并非“越多越好”,更不要盲目轻信进口、代购产品。低价格依然可以买到集实用、安全、易学、舒适、美观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
“鸡肋”功能或存隐患
有些养老辅具为贪图价格上的追高,会添加“花哨”鸡肋功能(如影音娱乐、蓝牙功能等),这些设计不仅影响正常操作,还会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隐患。另外,有些产品的实用性较差,容易致使老年消费者产生极大的生理不适感(如背抱式移位机、吊式移位机等);有些产品由于自身体积较大,需要占用更多的使用空间,还有些产品不光不好用,可替代性还强,只需简单的辅具或人力辅助即可完成需求(如翻身器、移位机等)。
对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时需慎重考虑,如确实有需求,可先去线下门店现场体验后再决定是否选购。
使用说明缺失或不全
个别产品由于设计简单,且未附带相应的使用说明书,需要通过购物网站的商品详情页去“自行领会”,使用方法。有些产品在使用说明中未注明或强调使用禁忌及适用人群的身体情况等,如消费者不慎操作错误,很容易造成老人身体的二次损伤。如,个别W/U型翻身器并没有特别强调护理人员使用时双手使力的位置以及同步性,若盲目操作则会对腰椎病人造成损伤。
价格乱象,缺乏保障
养老辅具的实用性和价格并不能“划等号”,中消协调查发现,一些普通的塑料制品售价居然高达几百元甚至千元也不罕见,同款产品在不同的购物平台却出现价格差异巨大的情况,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需弱化“老年人”标签
很多老人在心态上仍然希望自己能够积极活跃,在内心不愿意被定义为“老年人”。因此,养老辅具和相关适老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安全放心、性能优良、操作方便与经济实惠,同时还要追求环保、美观、温馨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弱化“老年人”标签,增强“人文关怀”属性,使老年人既享受到优质的产品体验服务,又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灵上的尊重和满足。(记者 王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