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碗粉!”在江西,许多人的清晨是由一碗地道的米粉开启。在江西米粉中,宜春市万载县罗城镇出产的扎粉远近闻名,备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万载县市场监管局努力打造地方农产品新名片,助力罗城扎粉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罗城镇年产扎粉超过100万公斤,每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600余万元。
整合资源 凝聚合力
罗城扎粉色白如银、口感爽滑、柔韧劲道,由百姓用草绳捆扎干米粉进行储存而得名。虽然品质优良,但在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罗城扎粉也曾遭遇瓶颈——生产模式单一,严重依赖小作坊,产量不高且生产工艺欠缺标准;缺乏品牌,产业未能凝聚合力,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为助力罗城扎粉经营户破解难题,万载县市场监管局主动与罗城镇人民政府对接,深入走访全镇120多户扎粉经营户,对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
2021年,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万载县罗城扎粉食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此后,随着罗城扎粉行业协会的成立,扎粉收购站也在万载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建立起来。这些机构将全镇扎粉资源整合,统一包装销售,同时做好罗城扎粉行业标准制定和品质监督工作。自此,罗城扎粉驶入正规化、集约化发展轨道。
“以前,我们每家每户都是各做各的。现在,有了协会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制作经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做粉技术和经营理念都有了提高。”罗城镇横坑村村民杨申平表示,“另外,我们把做好的扎粉卖给收购站,站里再想办法拓宽渠道销售到外面去,比以前自己卖粉强多了。”
改进工艺 升级产业
“罗城扎粉虽然风味独特,但传统制作工艺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否则会限制扎粉产业整体升级。”万载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该局联合罗城镇人民政府建立优质扎粉生产作坊作为工艺改良试点,对作坊的粉墙、吊顶、柴灶等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引入食品生产安全规范和现代化加工技术,优化工艺参数、改进生产设备,形成罗城扎粉特色生产示范流程。
“刚开始,许多村民以代代相传的手艺为荣,对改造提升持怀疑态度。后来,在市场监管干部挨家挨户耐心解释后,村民们的思想渐渐有了转变,纷纷投入到标准化生产中来。”该局相关负责人回忆说。
万载县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还帮助当地争取到19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年产10万公斤扎粉的现代化烘干厂,让村民不用再依靠太阳晒粉,大大提高制粉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受到村民欢迎。
打造品牌 共同致富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2年1月21日,“罗城扎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罗城扎粉行业协会申请注册。同年12月7日,商标注册成功。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有效提升了罗城扎粉产品知名度、辨识度,为罗城扎粉产业发展打开了品牌化、现代化大门。”万载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树立优质品牌形象,万载县市场监管局联合罗城镇人民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通过“三步走”方式,将罗城扎粉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打造集文化观光、旅游体验、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罗城扎粉美食文化产业园。
据了解,目前,总投资1200万元的罗城扎粉美食文化产业园已经动工建设。产业园含商务接待中心、扎粉产业运营中心、大型超市、儿童乐园等,建成后将成为罗城扎粉对外展示的亮丽窗口。今后,万载县还计划定期举办扎粉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罗城扎粉品牌影响力,让更多农民鼓起钱袋子。周常青 郭久兴 李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