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发展 实现腌菜产业富裕之路

3.15诚搜网
2023-06-16
1.1k

“立夏开坛菜飘香,汪菜鲜香入心房”。盐官汪菜是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一带的特色腌菜,质地脆嫩、香浓味鲜,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已被列为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QQ截图20230616064435.png

资料图片。3.15诚搜网配图

为推动盐官汪菜的传承和发展,海宁市市场监管局以开展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为契机,构建“农户+合作社+小作坊”全链条生产模式,打造集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富民共同体。截至目前,共同体已吸纳26户农户加入,预计今年的汪菜产量将突破4万公斤,产值达到260万元。

百年美味由此延续

过去,盐官汪菜无品牌且缺乏标准支撑,销量有限、价格无竞争力、发展前景不明朗。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海宁市市场监管局将“破题”关键锁定为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该局通过细致调研,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对汪菜小作坊进行一对一包联帮扶指导,助力小作坊提质升级。

“城北村积极响应,和省农科院合作成立盐官汪菜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从播种到腌制的全链条工艺标准,推动汪菜规范化生产。”海宁市市场监管局盐官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城北村升级建设了汪菜作坊2.0版,各作坊经营户对产品统一采购、分拣、包装、仓储、销售。自此,盐官汪菜不再“单打独斗”,逐渐走上了集聚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打造‘1+N’生产模式,以集中加工包装总作坊为核心,设立多个家庭种植及腌制点位,同时邀请专家集中培训、点对点指导,确保汪菜制作流程统一规范。”盐官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非遗”有了更大市场

“之前,市场监管局动员我去‘开坛节’上做汪菜烧饼。一开始我也没什么信心,没想到那天,两百多个烧饼很快就卖光了。”盐官镇冯记烧饼店的冯老板回忆说。这家店的新产品汪菜烧饼自推出以来,每天都供不应求。

冯老板口中的‘开坛节’是指首届盐官汪菜开坛节启动仪式。仪式现场,汪菜风头强劲,当场就被订购了1.5万公斤。仪式上还举行了菜品研发合作活动,不少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汪菜美食,受到周围群众关注和称赞。

除了在开坛节活动上站台“吆喝”,盐官分局还倾力打造“盐行有礼”特色品牌体系,对“盐官汪菜”之下的各子品牌进行统一设计和推广。在盐官街区繁华地带,智慧大屏实景展现汪菜等特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和传承故事,线下同步销售产品,宣传、销售一体化推进。当地还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让盐官汪菜从小小村镇走向五湖四海。汪菜卖得越来越好,村民腰包也越来越鼓。

“盐官味道”助乡村共同富裕

为传承传统特色美食、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海宁市市场监管局深化坊文、坊旅融合,深挖汪菜文化,设计研学旅精品路线,打造“沉浸式”体验之旅。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食品小作坊产业园,通过招引有历史渊源、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小作坊前来助阵,实现抱团发展,以点带面推动汪菜产业规范提升。”盐官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据了解,目前已有7家小作坊有意向入园。“原先,园区里有不少闲置用房,我们盘活现有资源,升级建设盐官特色食品文旅综合体,推动产研学游一体化发展,绘就乡村共同富裕新画卷。”这位负责人表示。吴倩倩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