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痛痛快快看个电视,怎么这么难?”近来,智能电视收费模式引发众多消费者吐槽。
闲暇之余看看电视本是一件惬意之事,但如今,开机不仅要先看一段广告,而且使用电视里的视频App看综艺、电视剧、电影、动画片还要分别再收费,只有充值不同的会员,才能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种“套娃式收费”,显然与智能电视“给视听生活带来便利”的宣传初衷背道而驰。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月15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智能电视平台“套娃式收费”、网络会员服务默认自动续费等在线会员服务侵权问题引起消费者不满。
随着电视机功能的不断增多,最初的普通电视已然成为承载各种视频App的智能终端,海量的内容资源,随时播放、想看就看的自由,给用户带来了愉悦的观看体验。然而,无休止的开机广告、层层嵌套的收费会员、视频网站各自为营的收费体系,以及大小屏不兼容的会员规则,使得电视机摇身一变成了“充值窗口”,用户在“套娃式收费”体系的支配下,陷入层层会员充值的消费陷阱。
通过细分市场、增值服务盈利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套娃式收费”本质上属于变相加价,不仅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与此同时,“套娃式收费”虽然可以短时间内获利,但长远来看,如果只盯着用户的钱包不放,不断压缩用户权益,巧立名目强迫用户付费,很有可能会对用户的付费观看习惯产生相反的效果,让智能电视成为家中的“闲置电器”。
这种仗着“霸王条款”一味从消费者身上“割韭菜”的行为,并非长久之计。优化用户体验,专注内容生产,让用户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主动付费意愿,才是实现国内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火红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