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进张炜的最后一个春运

中国产经网
2023-02-14
762

今年春运期间,记者来到天津,在采访了中国铁路北京局天津站之后,登上天津客运段津涉车队担当的天津到潞城的K5203次列车,先后采访了津涉二组、一组、三组以及沿线的沧州车务段、德州站、衡水车务段。2月4号,记者在邯郸站上了K5203次列车。

值乘当天列车的是中国铁路北京局天津客运段津涉车队津涉4组。天津客运段宣传科科长吴超男在微信里告诉我,这个组有一位老先进,叫张炜,干了一辈子铁路,今年4月份就要退休了,希望给报道一下。于是,我请列车长岳玉祥把我带到张师傅当班的7号车厢。

车刚开,张炜正在忙着帮带行李多的一位中年妇女把行李箱放上行李架。她身边还有两个大手提包、一个编织袋。

车厢里旅客不多,有10几个人。我们找了一个空座位坐下。我把来意和宣传科吴科长的意思告诉了他和岳车长,请他们随便谈谈。(采访中间,不时有旅客过来询问一些问题,张师傅和岳车长都一一给以解答。)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篇新闻——

                                  老先进张炜的最后一个春运

本报记者 杨圣学

2023年的春运,对于张炜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运。因为今年4月份,他就要退休了——这是他工作的最后一个春运。

1982年10月份,张炜接替干了40多年铁路工作的父亲,入路工作,1985年调入天津客运段担任列车员。自1986年起至今,张炜一直在天津客运段津涉车队担任列车值班员。

从天津开往潞城的 K5203 次列车,是驶往革命老区和太行深山的仅有的一趟列车。张炜在这趟车上,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代都留在了这趟火车上,我对这趟车的感情太深了啊!

张炜说,这趟车以前是天津开到邯郸的537/8次,我是1985年2月1号到了这个车队,先后值乘过天津到邯郸、天津到长治、天津到涉县、现在是天津到潞城的列车。

几十年跑在这条线上,许多旅客成了张师傅的熟人、朋友。张炜告诉记者,在涉县县城边上,有一位做农产品生意的,叫李海洋,今年58岁了。他原是一个农民,家里有二亩地,有核桃树、花椒树等,为了把核桃花椒卖出去,他乘坐这趟火车去邯郸、石家庄、天津,联系商家,卖了不少东西。时间久了我们就熟悉了,看到他来了,我就帮他把大箱小包的东西搬到车上。他基本是每星期两次往返乘坐这趟车。后来慢慢生意做大了,就收购村里邻居的土特产品,变成了一个小老板,据说现在他已经在收购临近不少村子的土特产呢。李海洋高兴地对他说,这趟车太方便了!有了这趟车,我才能把家里的农产品卖到城里,比在当地卖给商贩价格高多了。真得要好好感谢铁路呢!

张炜说,潞城有一位叫李七喜的女孩,考上了天津美院。去学校报到时,因为家里忙,不能送到天津。在潞城站,家长在车厢门口对张炜说,孩子没有出过门,怕路上不安全,希望车上帮忙照顾一下。张炜说,你放心吧,我们肯定照顾好她。上车后,张炜把卫生间茶水炉位置告诉女孩,叮嘱她接水注意安全。一路上张炜时不时过来问问她需要什么帮忙?就这样,女孩来来回回坐了4年车,与列车员们成了朋友、加了微信。 女孩大学毕业后,在天津找到工作,坐车回家少了,见面少了,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会给我发个微信问候一下,我也感到心里很温暖。

张炜告诉记者,旅客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所以,他经常把车厢里可能需要帮助的人,在心里默默记清楚:5号座位上有个老大爷单独乘车,21号的小姑娘带着的大行李箱下车时可能会抬不动,11号的大娘在沧州站下车要提前10分钟帮着把行李提到车门口……把旅客的困难记在心里,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是张炜的工作常态。乘务中。他全身心投入到为旅客服务中去,把工作做成了一份热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炜甚至还把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延伸到了退乘之后。张炜回忆道,2019年春运期间,在自己值乘潞城至天津K5204次列车上,看到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带小孙女到天津转车去四平,天气寒冷又随身携带了许多物品,行动十分不便,到天津也不知道怎么转车。看这老人为难的神态,张炜说,“您别急,到天津我送你们转车。”列车22:40抵达天津,本该下班回家的张炜却一直等几个小时到把旅客送上了换乘的列车,他回到家时,已经凌晨4点多。

记者在采访中,明显的感觉到,身为一名列车值班员,张炜每一趟车都和旅客在一起。解答问询、查验车票、堵漏保收,消毒防疫、车厢卫生、行包整理,预报到站、停车立岗、组织乘降,......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他形成了一套自己工作方法和模式,就是勤。不论是客流淡季和旺季,欠员或超员,坚持站站出场。由于列车没有广播,旅客不知道在哪里办理补票和买卧铺,他就一节一节车厢地去宣传并为旅客补票,方便了旅客的同时安静了车厢。对于补办卧铺的旅客他主动帮助搬拿物品,帮扶老人儿童等重点旅客送到卧铺车厢。一次,张炜在立岗时看到一位老年旅客行李多,二话没说上前就把行李拿起来放到车厢里。“没想到出门能碰到你这样热心的列车员,希望下次还坐你的车!”正在作难的这位旅客非常感动,一再表示感谢。

一次,因山洪暴发线路被冲毁中断,张炜和班组人员在阳邑站冒雨走到镇上买菜,雨水没过了小腿,怕买来的菜被雨水打湿,张炜他们一路小跑着往回赶,回到车站以后,张炜利用车站的厨房将菜抓紧做好再送到列车上。就这样,滞留的三天时间里,他同班组始终保证了车上的饮食供应,旅客们没有少过一道菜,断过一餐饭,受到全车旅客的称赞,

值乘这趟车的津涉车队第四乘务组列车长岳玉祥告诉记者,太行山是革命老区,但是山区交替非常不方便,老百姓出行很困难,要买点生产用品生产用具、孩子的学习用品都要进城,进城又要跑很远的路。火车开行几十年时间,山区群众购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销售山货、置办年货、外出务工、进城求学、甚至娶媳妇嫁姑娘等,凡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5203/4次火车都会成为沿途老乡们的首选、大山里最受老乡们喜爱的交通工具。

火车常年在山里跑车,给大山里的老百姓架起了走向外面通向世界的桥梁。张炜和列车员们也与老乡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逢年过节,老乡们会端着饺子、拿着山里的小食品跑到车门口,“过年了你们还在外面跑车,太辛苦了。吃点饺子吧!”虽然大家都婉言谢绝,但是心里却是暖呼呼的:群众这样用心对我们,再累再苦也值得啊!

岳车长告诉记者,张炜师傅是北京局的老先进了,今年4月份就要退休了。他说,无论是思想上、业务上,还是技术上,张师傅都是一流的。他任劳任怨、不怕吃苦,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讲价钱,热心帮助别人,深受广大旅客的赞扬和车队同事的喜爱,连年被评为铁路局和客运段先进工作者。

是啊!40余年来,张炜获得各类奖章、荣誉50多个,这些荣誉见证了张炜一路走来的日日夜夜,见证了他每一次热情服务的瞬间,更见证了他常年如一日不曾改变的“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张炜,一个普普通通的火车乘务员,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服务、兢兢业业奉献。他告诉记者,我虽然很快就要退休了,但是我会时刻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上,继续关注祖国铁路事业、为铁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