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早上8:00,天津客运段津涉一组的乘务员们整齐的列队在潞城站的铁路公寓门前,孔亮车长在简单的询问大家“钥匙、充电器、防疫三件套都带齐了没有?”“大家再看看有没有忘记东西?”在得到大家肯定的回答之后,班组12位乘务员排着整齐的队列走向车站。
8:12,乘务员们来到潞城站一站台,他们今天值乘的K5204次列车停靠在一站台。
12位乘务员依次在2号车厢登上火车,列车长袁宇飞打开行车记录仪,对全组人员扫描一遍,随后开始酒精检测、每一位乘务员都要对着检测仪吹气,确认大家都没有喝酒。列车长孔亮开始布置当天工作:今天是春运第30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我首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他说,今天我们返程,又是十五,客流不会太大,短途客流可能多一些。”但是,不管客流大小,道上一定要把住安全,尤其是车门这一块不能出现问题。列车到站,要做好旅客上下车安全提示,特别是老人上车,不但要有提示,还要帮助他们上车。”
列车长袁宇飞打开行车记录仪,随后开始对乘务员进行酒精检测。圣学 摄
他说,要把厕所的活干好,要给乘客一个很好的乘车卫生环境。停车后,先把车厢连接处绑带绑好,不能松松垮垮,以防万一,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小朋友旅客胡摸乱跑。开车后要按(铁路)作业规定检查车门锁闭情况、巡视车厢整理行李架。要加强旅途安全宣传,尤其是对重点旅客的宣传;要执行旅客首问制,对旅客提出的问题,从解释、到帮助解决,要负责到底。孔车长强调,大家要随时关注旅客需求,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乘务员颜华在整理车厢卫生。李剑影 图
针对近期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他说,目前国家对疫情防控制定了新政策,但是疫情不算完,我们的防控“三件套”就不能忘:眼睛、口罩、手套必须随身带,要牢记只要出了乘务室就必须把“三件套”带齐。国家疫情政策相对宽松了,我们列车管理还不能松懈,旅客上车要要求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要继续做好消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门把手、水龙头等使用频繁部位的消毒。”总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安全员,上车了,安全就是第一位。要服务到位,让旅客平平安安到达目的地。”
8:20,乘务员们各自回到自己的车厢,开始整理内务。
乘务员马会霞正在整理内务。圣学 摄
随后,记者走到3号车厢,乘务员马会霞正在整理内务。只见她先把一号座位半拉的窗帘收拢,又一层一层的叠起来,整整齐齐的掖进固定位置,然后把歪歪斜斜的座位枕套套板正,把座位套拉的平平展展,再到2号座位继续整理窗帘、枕套、座套。记者与她闲聊了几句。她说,车厢窗明几净,乘客们上车了会心情舒畅的。所以,班前会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车厢内务啊。
乘务员孙学文检查灭火器。圣学 摄
记者走进9号车厢时,正看见乘务员孙学文手持灭火器,查看灭火器是不是超过有效期。记者问他,你们每次出车都要检查日期吗?他说,是的,每次出车都要检查。列车运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旅客的生命高于一切。旅客们是为了祖国大建设乘车去往祖国各地的。旅客乘坐我们的列车,我们就要担负起保护旅客安全责任。灭火器天天检查,就是怕万一出现漏检、错检、字体模糊等情况,我们就是要把不确定的安全隐患消灭掉,让旅客高高兴兴的来,平平安安的到达目的地。听到这里,不由引起我的感叹:一个普普通通的列车员,对列车安全的理解竟是如此之深。他把列车安全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怎么会不去尽心尽力?
乘务员于菲菲在为重点旅客送开水。李剑影 图
在12车厢,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蹲在狭小的卫生间清理卫生。经过一夜的风吹冰冻,卫生间地面上的污渍都硬化了。老师傅手拿刷子用力刷洗着哪些污渍。那个认真劲,很难让人想到他是在刷洗厕所!
姚师傅正蹲在狭小的卫生间清理卫生。圣学 摄
列车长告诉记者,姚师傅今年已经58岁,再干两年就要调休了。姚师傅清理完毕直起身子,说,我17岁时接父亲的班来到铁路,到现在41年了。先后干过5个车队的列车员,西北、华北、东北都跑过。2017年来到津涉车队。他说,我一家全是铁路职工。父亲在铁路工程部门,干了40年;姐姐、姐夫也是在铁路工作了一辈子。说起铁路,姚师傅张口就说“好啊,在铁路工作太好了。”他对记者说:在铁路工作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这是我们全家最最贴心的想法。即使这几年出现疫情,许多单位减员、停产,不发工资,铁路上都没有!
年龄大了也要学习。图为姚师傅在学习铁路作业标准。李剑影 图
姚师傅说,从我参加工作,父亲母亲就叮嘱我,铁路是一个铁饭碗,我们一家子都是沾了铁路的光。你去铁路工作,就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听领导的话,不能怕苦怕累。什么也别说,一句话,要对得起单位。41年来,我都是遵照父母亲的教诲,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认认真真工作、学习,任何工作从来不讲价钱,领导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最后告诉记者,我还有两年就要离开铁路了,我心中有万般不舍。我要在这两年里继续努力工作,为我们国家铁路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一位老铁路人的心声。我们国家有这么多忠诚于铁路事业的铁路人,就一定会圆满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伟大战略。
车站开始放行,乘务员们立岗迎接旅客。杨圣学 摄
8:40,列车长袁宇飞从对讲机通知大家,车站正点放行,大家下车立岗,迎接旅客上车。一声声开启车门的声音后,乘务员们下车,立岗。
8:45,车站放行。乘务员们在车厢门口开始迎接旅客上车。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出门的旅客很少。据潞城站售票信息,当天旅客22人。在8车门口,乘务员洪鹏迎来今天第一位上车旅客,洪鹏认真的核对乘客乘车信息。
十五是元宵节,旅客很少。乘务员洪鹏迎来今天第一位上车旅客。杨圣学 摄
13:08,K 5204次列车停靠在邯郸站。邯郸站客运人员送来一位无人陪同的视障重点旅客。列车工作人员连忙迎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这位旅客到票面座位,安顿好他的行李,热情地送上一杯温水,嘱咐他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列车运行中,车厢乘务员细心照顾并多次来询问旅客是否需要帮助,并提前通知德州站帮助旅客出站。5个小时的旅途即将结束,到达德州站之前列车工作人员特意赶来帮助旅客收拾好行李搀扶旅客到车门口做好下车准备,停车后与车站值班员做好交接。临别时,这位旅客激动的说到虽然我什么也看不见,但听到你们的声音,得到你们的帮助,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22:06,列车终到天津后,旅客们有序下车。
22:20,旅客全部下车以后,乘务员检查全列车厢有没有旅客遗失物品。然后大家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退乘。
22:30,乘务员们在站台集合,由列车长总结了一下本趟乘务工作,然后叮嘱大家回家道路上注意安全。大家列队出站,本趟乘务工作圆满结束。
离春运工作完美收官已经进入倒计时。倒计时第10天,津涉一组的乘务员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坚守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从出乘人员着装整理到点名、站台接车;从备品定型到始发立岗、设备设施检查、包括重点隐蔽部位检查;从开车后的巡视车厢到行李架整理、车票的核验、交互系统使用;从日常消毒到提醒旅客戴好口罩;从乘客引导答疑到禁烟提醒,再到日常重点业务的背记,津涉一组的乘务员们不仅把这些“常态化”了,而且在日常乘务工作中切切实实实做到了。
春运以来,津涉一组的乘务员们,践行着让旅客平安出行、有序出行、温馨出行的理念,为了让旅客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努力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