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最美“探花”火眼金星保春运

中国产经网
2023-01-16
887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田小强 杨格 图 姬猛

亲爱的读者,你可知道,无论的旅客列车还是货运列车,能够安全飞驰在万里铁道线上,都离不开“火眼金睛”的机车探伤工。机车探伤工通过磁粉、超声、渗透等现代探伤形式,对机车轮对、车轴、车钩等重要部件进行检测,以判定内部是否有缺陷。只有通过了探伤工的检测,才能保障机车安全上线运行。

张璐在认真查看检测情况。

张璐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机务段检测车间探伤组的一名“95后”探伤工。作为班组年龄最小的探伤工,一米七三的身高,甜甜的微笑时常挂在嘴角,走在人群中十分抢眼。张璐从事探伤工作近6年,工作认真、业务扎实,多次发现机车质量方面的故障隐患,再加上人也漂亮,所以被大家称为最美“探花”。

新乡机务段配属HXD1型、HXD2C型、DF7型等7种型号机车,共计733台,主要担负郑州局管内侯日、瓦日、太焦线重要煤运通道的货运列车牵引任务。由于全段机车多、型号杂、任务重,张璐所在探伤组的春运任务也更加繁重。

张璐开始检测工作。

张璐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是发现机车部件疲劳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的重要检测手段,这就要求探伤工责任心强、精神高度集中,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机车“带病”上线,造成潜在事故隐患。

今年春运开始后的一天上午,工长在班前会上分配了当天的作业任务,只见张璐身穿作业服,戴上安全帽,校验好超声波探伤仪后,便奔向机车检修库探伤作业区,开始对HXD2C型0087机车的车轮全面探伤检查,涂抹耦合剂,认真检测轮对状态,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犹如“探照灯”,在复杂的波形显示中寻找蛛丝马迹。

在完成0087机车探伤作业后,张璐来到机车中修库牵引电机作业区,进行磁粉探伤作业。全神贯注的张璐突然发现第三电机电子转轴轴颈处有一道12mm的裂纹, 后经工长、技术人员鉴定,确认为疲劳裂纹并进行了报废处理。由于张璐的精检细探,及时发现一起机车走行部的重要质量隐患。

张璐和同事一起研究检测情况。

对机车探伤工来说,细如发丝的伤痕很难被发现,有时候需要反复在一个地方探四、五次才能确认。这背后,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责任心、全神贯注的细心,还要具备不厌其烦的耐心。张璐就是这样一位具备“三心”的探伤工。

“责任心对一名探伤工来说极其重要,科技再好,如果判断不出或漏判,对机车质量安全是十分危险的。身为一名探伤工,我要多学习多锻炼多实践,不断提高本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车在任何时间的安全运行。”张璐笑着说。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