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千年古镇,景色秀丽。在这片盛产特色米粉的土地上,如今又传来好消息。
今年1月至10月,四川省岳池县的“岳池米粉”全产业链产值达1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12.4亿元。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岳池县委、县政府抓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离不开市场监管等部门在米粉产业发展中实施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坚决守牢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带着承诺与责任 包保干部闻令而动
“过程要严管,风险要严防,违法要严惩,各包保干部、食品企业要做到责任清楚、督查有力、终端见效,坚决守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0月17日,在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上,岳池县委副书记、县长,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陈松柏掷地有声,就抓好、抓实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包保主体责任进行周密部署,提出严格要求。
“每一名包保干部都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该县食品安全办主任、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江维介绍说,县长与所有副县级干部签订B级包保责任承诺书,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与乡镇干部签订C级包保责任承诺书,村(社区)书记与村组干部签订D级包保责任与承诺书。
一份承诺,一份责任。带着这份责任,该县成立了“两个责任”工作专班,配备包保干部1068人,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干部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县、乡二级督查组,制定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督查清单。包保干部明确包保主体,立下守住食品安全“军令状”,按照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督查清单,照单下沉一线开展督导,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切实守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
加强管控与排查 食品企业精细把关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主动接受监督,在保证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上体现企业担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产品。”这是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莫定钢为保证食品安全作出的承诺。如今,他每天都会对米粉生产加工关键控制点进行督导,与岳池米粉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按照食品企业标准对产品以及车间生产用水、设备等接触面进行采样检测,用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与莫定钢一样,四川黍本道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员兰才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每天根据风险清单进行检查,把好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关,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在岳池,像四川银丰食品有限公司、四川黍本道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一样,全县547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均明确了“责任状”,积极履行食品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不仅食品安全员抓好每日食品安全管控,各企业食品安全总监每周也会组织风险排查,消除隐患,形成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听取工作汇报,进行调度,形成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确保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有效运行。
聚焦发展与安全 米粉产业做大做强
从田间地头的水稻生产基地,到11个国家无数食客的餐桌,一根根细细的岳池米粉,正以过硬的质量,串起一条生机勃勃的坚实产业链条。
“为切实化解食品安全工作风险苗头,着力提高食品安全满意度,我们对岳池米粉产业进行了全过程监管。”江维说。岳池县市场监管局通过座谈、走访询问、抽样检验等方式,重点对稻谷种植、稻米加工、岳池米粉及米粉原料生产单位、岳池米粉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系统、全面的检查评估;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剖析问题原因,全面了解全县米粉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现状,建立重点风险隐患清单、部门管理责任清单、履职登记清单、监督检查清单、生产经营者主体清单。
“我们建立了岳池米粉食品安全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生产经营者自我承诺制。”岳池县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县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颜旭东介绍。如今,岳池县市场监管局城南所、白庙所督促指导米粉生产企业建立完善原材料出入库流程管理制度,实施入库报备,每批次原材料均有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现场进行入库检查,确保原材料来源渠道公开、质量可溯、安全可靠。同时,该局组织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专题培训,加强产品监督抽检,并对县域内3家大米生产企业、5家米粉生产企业、4家米粉生产小作坊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企业进货查验不规范、计量器具未校准等问题4项,均已督促生产经营企业整改。
与此同时,岳池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公安局等部门对照责任清单、风险隐患清单,坚持挂图作战、精准防控,在米粉产业全过程监管中夯实“两个责任”,形成了强大监管合力,推动岳池米粉产业持续优化、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小特产向大产业的转变,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尹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