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部署推进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以来,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指导下,北京市东城区作为信息化推进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试点区域,找准着力点、切入点,谋划“互联网+校园食安”工作思路,以智慧赋能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10月9日,总局食品经营司相关负责人带队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就如何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在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根据有关规定要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联合东城区教委等成立工作专班,聚焦自营食堂、承包或委托食堂和校外供餐三种校园供餐形式,分别选取两所学校作为试点单位,明确学校落实《规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在总局食品经营司指导下,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积极组织召开落实“两个责任”协调部署会,梳理“日检查、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内容,明确依托已上线的“校园食安”小程序,通过抓住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关键少数”,推动形成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校园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确保出了问题能够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
据了解,“校园食安”小程序是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为强化校园集中供餐单位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开发的一款线上系统。系统主要针对监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设置监管端和用户端,旨在及时掌握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情况。目前,东城区58个校(园)区已接入该系统。
如今在东城区,已构建形成校(园)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三级管理责任制,并将具备一定供餐规模、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的校(园)区纳入第一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试点校园,持续推进定人定岗、“校园食安”小程序线上注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