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来到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体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百年老字号的创新变革。图为外国记者现场体验中药香囊制作过程。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大食物观和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群众饮食需求也从过去的吃得饱进步为吃得科学和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这为新时代中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大健康”牵手“大食物”,将迸发怎样的火花?10月18日下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来到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采访,大家从中感受到“大健康”与“大食物”相融相合,中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
2018年,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打造新零售超级概念店——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这里既承担着中医药研发中心的任务,也以新零售服务模式,对外展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和同仁堂高质量发展成果。
走进店内大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容纳9000件中医药商品的“24小时不打烊无人自动售药机”。消费者只要在触屏电脑上动动手指,根据不同症状选择需要购买的药品,机械臂就能在几千件商品中自动识别、分拣商品,不到一分钟,所需药品就传送到取药口。
“没想到古色古香的中医药行业,能够和智能机械结合运用,真是太方便了。”记者们赞叹不已。
在店内咖啡区,罗汉果美式咖啡、陈皮拿铁、枸杞拿铁等草本咖啡令人耳目一新。咖啡调制师介绍,罗汉果美式咖啡是将萃取的罗汉果液与美式咖啡融合,陈皮拿铁选用5年以上的广东新会陈皮,枸杞拿铁则由纯天然枸杞原浆与咖啡进行搭配。独特的草本调制工艺,吸引不少记者举杯品尝,感受中药与咖啡碰撞的奇妙味道。
记者们走进三层,一股浓郁的中药材香味扑面而来。巨大的中药调剂台占据了整个楼层的面积,长长的药材柜容纳有1000多种精制饮片。中药调剂台前,中药师正全神贯注地给药材称重。此情此景仿佛穿越了时光,让记者们走进悠久的中医药历史之中。
亲手“捣药”,缝制草药香囊;拍摄烘焙制作,品尝低脂低糖面包;尝试问诊把脉,了解亚健康解决方案……一系列体验式采访让中外记者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十分迷人,希望全世界都能认识了解到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巴西《论坛》新闻网记者亚拉·维达尔(Iara Vital)说。
在“药食同源养生”展台,展示着一系列中药预防处方药材。记者从介绍牌上了解到,按照《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五版)》,这些预防处方分别适用于流行期间成人普通人员、有慢性基础病人员以及普通儿童的预防。
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同仁堂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了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推荐方并向民众免费发放,按照“防、抗、控、养”四位一体的思路,筛选出多种用于提升免疫力的中药处方及保健产品并推向市场。
“无论是调制美味的草本饮食,还是研发百姓所需的药品,我们都严格遵循着同仁堂的祖训,那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知嘛健康零号店负责人说,“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随着大健康观、大食物观的普及发扬,中医药行业必将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记者 李 晶/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