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桥工段:鏖战国庆前夜历时69天更换北站道岔圆满完工

中国产经网
2022-10-01
992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李中华 牛思宇 王博

9月30日夜晚,经过190分钟冒雨挑灯“鏖战”,中国铁路郑州局郑州桥工段200余名施工人员顺利地将郑州北站上发场6201号木枕道岔更换为钢筋混凝土道岔。至此,历时69天的郑州北站道岔升级改造施工圆满完工。

始建于1963年的郑州北站,南北长6.63公里,东西宽800米,日均办理货车2.4万辆,是全路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路网性现代化编组站和亚洲最大货运编组站,在路网中作用突出、地位重要。近年来,随着郑州北站车流密度和作业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木枕道岔已经不能满足运输安全的要求。为提高设备质量,郑州局集团公司安排从7月24日到9月30日,对该站服役到期的207组木枕道岔以及配套设备集中进行升级改造,更换为稳定性更好和使用寿命更长的钢筋混凝土道岔。

图为工人在安装调试新道岔设备。

这是郑州北站历史上任务最重、历时最长的一次换岔施工。在繁忙的北站站场施工,既要保证运输畅通,又要保证施工安全、人身安全和施工任务如期完成,作为施工主体单位,郑州桥工段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为此,该段提前着手,顶层设计、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周密的施工组织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和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

图为施工机械在清理旧料,平整场地。

该段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坚持“一日一案、一岔一案”,科学研判安全风险,严格落实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考核“六个环节”,做到安全卡控全过程。由于线路受到冲击大,许多几何尺寸与标准存在偏差。为确保现场施工数据准确翔实,线路技术科副科长张彬针对每组道岔组织人员进行复核测量,保证道岔预铺、更换环节平行作业时,精准定位,使每组道岔更换完毕后的线路平顺性更好。

今年郑州的高温天气较往年更长,很多天都接近40摄氏度。两个多月的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头顶烈日、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为了防止出现职工中暑的情况,该段对施工“天窗”时间进行科学调整,尽可能避开高温区段,上午的“天窗”早一点,下午的“天窗”晚一点。同时,该段各级组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及时配发各类防护用品、备用药品、即食食品,适时开展赴工地慰问活动,将组织的温暖送到施工人员心坎上,为施工任务的安全有序推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

此次换岔“会战”极大提升了郑州北站站场设备的安全系数和运输效率,为大枢纽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设备保障,为中欧班列(中豫号)行稳致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运力支撑,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