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成效突出榜上有名

3.15诚搜网
2022-07-05
770

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山东省威海市因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而榜上有名。

2021年,威海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质量工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造“精致质量”发展模式,质量工作成效显著。据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威海市居全省首位;在山东省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评议中持续获评A级;食品安全评议考核连续获得第一名,全市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政策引领精准化,凝聚大质量工作合力

融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威海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指示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将质量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质量第一”理念,将“幸福威海·品质承载”质量精神融入精致城市发展各方面,出台《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明确了“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高品质发展”目标;制定了全国首个《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标准,以标准化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纳入党政系统常态议程。威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知识产权战略、“双打”等若干专项小组,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制。强化党政同责、党政同抓,常态化将质量工作列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守牢发展安全底线,全面强化了质量发展推动力。

形成精准政策支持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三同”工程建设等一系列促进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大质量”发展整体政策框架。

质量提升精细化,创建大质量发展高地

推进质量提升标杆示范。威海市将质量提升作为助推企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钓具产业“国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模式,制度推行成效全省第一。2021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国质量标杆,3家企业被评为全省质量标杆,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家,实现翻番。

实施立体品牌塑造工程。威海市大力推进“好品山东·优品威海”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奖励扶持,树立推广品牌典型80个,引导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威高集团和拓展纤维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山集团和威高集团的陈学利获得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是全省唯一同时获得组织和个人奖项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6家企业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数量居全省第一。

打造NQI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平台。威海开展NQI质量服务集成改革,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平台,推动质量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小微企业成长服务流程再造,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制定修订、认证认可、数据检索、政策查询、远程教育等23项服务。依托威海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检验研究院,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与线上服务平台一体化运营,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质量服务9万余家次。

质量监管精益化,推进质量安全治理现代化

构建一体化质量监管模式。威海建立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的质量监管机制,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源计量等事项实行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建立质量风险分析管控机制,对工业产品、农产品、海产品等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研判,促进靶向精准监管。

打造差异化质量监管体系。威海率先构建“1+2+N”差异化监管制度体系,以产品、食品等重点领域为主体,兼顾其他监管领域,形成工业产品、计量、检验检测、特种设备、食品等10个领域《差异化监管细化措施清单》。建设威海市“大数据+市场监管”平台,涵盖了质量基础设施、行政许可、行政检查等数据,实行差异化检查,问题发现率提升一倍以上,质量监管靶向性进一步凸显。

强化高水平NQI技术支撑。威海整合质检所、计量所、信息所等3个技术机构,组建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计量检验研究院,打造“1+1+1>3”的综合性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机构;充分发挥国家渔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检测中心资源优势,推行检验检测能力扩项300多项;开展检测技术服务前移工程,为500余家企业提供检验设备共享、检测技术培训、解决计量测试难题等服务,为企业减收检测费用117.83万元。

王现茂


关键词: 质量强国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