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敏/文
“家”,《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家,居也”。“寄居我身心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而我的“家”,是一个深山里不大的车站。在那里绘满了我生命中的色彩,填充了我人生的空白。
这里是港湾,更是我的家。
至今,我仍记得我到“家”的那一天。
那是2013年7月9日,当拉着我们几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的火车在酉阳站徐徐停稳,车门一打开的瞬间,便听见有人对着我们说:“孩子们,欢迎你们的到来,酉阳车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人群中的阵阵热气和天上的滚滚热气一同铺扬到我们的脸上,——这是站里的老师傅们知道我们今天来,特意一起来接我们了!
2020年年酉阳车站在站台上演练。
接着,领导为我们分配宿舍,师傅们帮我们把行李扛到了“小家”。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寒暄,问长问短,我们尽情地热闹。这就是我的新家。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家”的附近,树林很多。那年夏日,我在门口的树下看到一只蝉。我便用手抓住了它。本以为握住了它,便握住了整个夏天。可不曾想,不知什么时候,它飞走了。
作者2014年春运在售票窗口售票。
岁月蹉跎。等我再次注意到大树上有夏蝉的时候,已经是九年后了。
九年的时光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也改变了“家”的模样。提升改建后的酉阳车站面貌焕然一新,新站房宽敞明亮;
站内设施设备更加先进,更加人性化;同事们服务旅客的水平更加专业周到,和蔼可亲,一如春风送暖。
提升后的酉阳站新候车室。
不过我知道,总是有些东西,悄悄的留了下来,没有和记忆中的夏天一起离开。
比如那老的不成样子的站房仍然还立在那里,俨然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默默的守在新车站的身旁,向前人们诉说着往昔的一切......。
酉阳车站老站外景。
张哥是酉阳站开通就一直在“家”的“老”人。我依稀记得你离开酉阳站的那天,哭成了一个泪人,把你养在宿舍很多年的一盆兰花小心翼翼的递给了来为你送别的人。
还有我敬爱的马师傅,他是我入路的第一个师傅。他从2016年调到了渝万线新线,便少有了联系。人生向来如此,真不知道我们何时还能相见了。和马师傅,我们其实早就见过了。那时我还在学生时代,一天晚上11点多我一个人去售票厅买票,您很仔细的给我挑选座位,提醒我一个人坐晚上火车要注意安全,还给我接了一杯温水。这件事情一直激励着我,每当我服务旅客有情绪的时候,脑海总会浮现出那晚的情景,让我又有了热情对待每一名旅客的动力。
张哥,你还好吗?马师傅,你还好吗?
人生仿佛就是一个车站,在这里人们不断的相聚又不断的离别。这里见证过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最纯真的思念。
作者与来车站做志愿者的弟弟合影。
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作者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酉阳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