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记者跑铁路口新闻有20多年了,缘于对地理、交通、铁路的热爱,而且特别喜欢年轻时乘坐的绿皮火车。一站一停,晃晃荡荡,慢慢悠悠。看着铁路两边闪过的庄稼地里劳动的农民,村庄里的袅袅炊烟和嬉闹玩耍的孩童,心中惬意极了。
时间过得飞快,我国的铁路建设同样在飞速发展。原来的蒸汽慢火车逐步变成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现在已经是高速铁路时代了。可是,身居大山的老百姓是怎样出行的?
2月14日上午,记者在重庆登上开往秀山的5609次列车,计划到武陵山腹地的几个车站,采访渝怀线上铁路职工服务老百姓出行的点点滴滴。
5609/10次列车。杨柳 供图
渝怀铁路2006年建成通车。其中重庆到秀山406公里,共有18个车站,其中8个客办站,10个乘降所。
当天值乘的是列车长龙瑜梅。她说,今年春运旅客不算多。这两天重庆上车旅客都在500人左右,比春运最高的一天800多人少了近一半。她告诉记者,渝怀线开行这一趟小慢车,除了方便沿线小站附近的老百姓出行外,还为了解决沿线小站铁路职工上下班通勤,他们在武陵山深处偏僻的地方工作,10几20天才能回家一次,非常辛苦。我们车上挂了一节生活车,也是为他们送大米、蔬菜、饮用水、油盐酱醋、水果和各种工作和生活用品的。
涪陵站:帮助老人是我们应该做的啊
11时45分,火车到了涪陵站。记者下车拨打了成都局宣传部给我的涪陵站值班主任宋彬的电话。他正在站台上引导旅客“慢慢上车,不要急”“请你戴好口罩......”这时,一位女旅客一手拉着两三岁的孩子,一手提着两个旅行包走了过来,正在附近的值班员王龙赶紧过去接过旅行包,把母子送上车。
宋彬在解答旅客询问。
车开走了,宋彬对记者说,今年春运客流不大,今天上小慢车的才60多人。涪陵站图定车46趟,春运期间停运19趟。到目前,一天最高有旅客近2000人,主要是去往上海广州方向的民工流。过几天去往重庆方向的就多了,主要是学生开学和上班族回重庆。还有一些是去黔江的,在那里转高铁走黔张常线去武汉上海等地。
涪陵站外的旅客在验码进站。
宋彬是2006年入路工作的。当记者问他春运期间服务旅客的情况时,他两眼直愣愣地看着我说,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帮助老人,照顾重点旅客,推轮椅,抱小孩提行李,天天都有,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什么该说的该写的啊!
彭水站:最大的变化就是车站设施升级了
罗勇是彭水站的党支部书记,1997年入路,到渝怀线12年了。他告诉记者,父亲是老铁路工人,从小在家里听到的都是父亲说铁路上这样那样的事,不管再苦再累,父亲每天都是高高兴兴。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只要父亲在家,我就缠着他讲铁路发生的事。耳濡目染,我就喜欢上了铁路。
罗勇正在引导旅客上车。
他说,入路后,我是分配做其他工作的,可是我想天天都能看到铁路,看到铁路工作才有劲。于是要求到了车站,助理值班员、值班员、助理站长、站长,再后来到酉阳站、秀山站当书记,2019年调到彭水站担任书记。
彭水站职工和志愿者在为老年旅客送开水。
“要说今年春运最大的变化,就是车站设施设备全部升级了。”记者看到车站自动售票机前两位旅客正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购票,手检票进站变为闸机验票进站。他说,这不仅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方便了旅客。以前车站只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候车室,候车能力有限。现在改造为1500多平方米的大厅,可容纳800名旅客;以前候车室没有空调,冬天冷夏天热,现在车站安装了中央空调。针对特殊旅客,车站增设了爱心母婴室、直电梯及电扶梯,这些都受到旅客的一致称赞。“现在的春运已经出行常态化了。以前那种人山人海的感觉没有了。”
彭水站职工在帮助旅客刷证进站。
彭水站客运副主任任娇说,春运虽然人少,可是马虎的旅客不少。我们站天天都能捡到旅客遗落在候车大厅的物品,大到背包行李箱,小到手机充电宝,什么都有。我们发现了大都能当时广播寻找失主交还旅客,找不到失主的就报给12306铁路遗失物品平台等候认领。 她告诉记者,为了圆满完成春运任务,我们所有员工都在坚守岗位。副书记詹春杰从春运开始到现在整整一个月都没有回家。
黔江站:服务旅客的意识更高了
在黔江站,记者先见到的,是涪陵车务段的团委书记何佳佳。
小何书记听到是记者采访春运,主动介绍起来:春运期间,我们按段要求每周到对口单位帮忙两天,团委对口黔江站,我就来了。她说,车务段在全段各站开展了春运“暖冬行动”,组织志愿者、青年职工到车站,为旅客送开水、帮助旅客带小孩、提行李等等。说着,小何带我来到进站口,青年志愿者小张告诉我,她在这里的工作就是帮助老年旅客手机验健康码、验票进站,严防黄码红码旅客进站上车,防止疫情通过我们铁路传播。在售票窗口有志愿者在帮助老年旅客购票、退票。小何说,遇有智障旅客盲人旅客残疾旅客无人陪同的,志愿者会给他们推轮椅、带他们进出站,方便他们出行。我们共青团要为春运做出新贡献。
黔江站贺世洋书记告诉记者,春节后与春节前相比,黔江站客流增加一倍:节前最高一天2000人,节后最高达到了4000人。客流主要是去往重庆方向,一是经停站多,方便了走亲访友的旅客;二是学校多,学生客流增加。到站旅客来自秀山的稍多一些,去往秀山方向的相对较少。“春运期间,渝怀线停运了一些普通客车,小慢车没有停运,就是为了方便小站附近老百姓出行,是政府送给山区群众的爱心。”小慢车春节前后客流变化不大,一般情况是每天到发60人左右,比普通客车少许多。他说,虽然人少,但的的确确是附近老百姓出行离不了的。
贺世洋说,这是我担任书记后的第一个春运。工作多了,责任大了,对旅客服务的意识要求就更高了。
酉阳站:把自己当作旅客的服务者
“铁三代”的李杰说,外公在铁路工作40多年退休、姨妈在铁路工作30多年退休。那时,外公、姨妈回家,就是说铁路上的这事那事,言谈话语都离不开铁路。所以,我自幼就是听着铁路的故事长大的,骨子里对铁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朴素的感情也决定了我人生的目标:要进入铁路工作。
酉阳站候车大厅宽敞明亮,旅客在有序进站。
2006年,李杰退伍,如愿来到铁路重庆车务段。2010年,随着机构分设到了涪陵车务段,2021年7月1日担任酉阳站站长。
李杰站长在引导旅客进站。
渝怀线的小慢车主要是为沿线山区旅客服务的,这些老百姓春运出行就靠小慢车,因为普通客车小站不停车。李杰对记者说,自1月17日春运开始到2月16日,一个月时间,酉阳车站5610次小慢车共发送旅客1931人,2月5日初五一天发送旅客292人,主要是外出务工和上班族旅客,是春运以来最多的一天。
酉阳站职工帮助旅客验证健康吗。
谈起春运的变化和感受,李杰说,以前铁路条件不好,到处脏乱差;客车少,旅客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买票难,有时要排几天队才能买到;上车难,成群结队爬窗户。现在这些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酉阳站职工推残疾人轮椅帮助旅客出站。
记者来到车站候车大厅和站台,感觉车站环境的确好了,窗明几净,有空调有电梯。墙上的电子屏显示,渝怀线一天就有30多次客车,旅客基本可以随到随走,而且实现了网上订票、电子购票,刷证进出站,这些充满爱心的举措都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车站还设立爱心服务台,老年人、特殊旅客、有困难旅客,都能得到志愿者帮助。李杰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是“铁老大”,把自己当“主人”。“现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铁路市场的变化让我们从旅客的组织者变为旅客的服务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旅客服务的。我们要用高质量的服务让旅客获得更加美好的体验。”
秀山:把服务质量及旅客安全摆在首位
“目前的春运工作,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旅客对客运服务工作的要求有所提高。”秀山站的郑汝宇书记是一个很爽朗的人,一见面,他就坦率地说道,就旅客而言,他们的观念从以前能买到票上车转变为不仅能买到票,还要享受好的服务,——从购票到进站乘车均需要客运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对此我们车站加强了对客运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培训以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的管理,春运期间车站每日组织客运人员集中对接当天的重点工作。2月 17日9时,记者给他打电话,他正在这个开会。见面后,他说,开会不光是对接工作,还要总结前日不足,针对存在的各方面特别是服务质量问题开展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把旅客服务质量及旅客运输安全摆在首位,确保春运工作平稳有序。
2007年入路的冯丹,先是售票员、计划员,从客运值班员到2015年担任客运主任,在一线服务旅客已经9年了。
升级改造后的秀山站,旅客在刷证进站。
冯丹告诉记者,服务旅客,首先要充满爱心,态度和气待人热情,把旅客当亲人。现在,铁路实现了电子购票、网上购票,电子验票,方便了老百姓出行;秀山站改造升级了车站设施,以前的站房只有400平方米,没有空调,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改造后,仅候车厅就有36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0人候车,使旅客候车舒服,上车方便。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秀山站旅客验码进站,确保旅客安全。
她说,不管春运还是平时,帮助重点旅客进出站,譬如搀扶老人、推轮椅、抱小孩、提行李,为旅客寻找遗忘物品,我们天天都干。1月19日,秀山站接段客调通知,旅客崔先生在秀山车站乘坐K586次列车,上车后发现背包遗落在候车室,请帮忙寻找。接到通知后,客运值班员刘义伟立即安排客运员唐军龙到候车室寻找,在候车室检票口右边第四排椅子上找到旅客遗失的双肩背包。经查,内有烟、数据线、充电宝等物品,随后立即通知该旅客,由其秀山的家人到站领回。
渝怀铁路沿线群众挑自己栽种的兰花乘小慢车到集市上出售。
从龙池站上车到秀山的彭女士说,“小慢车”是政府送给山区群众的爱心,既满足了沿线群众节日期间走亲访友、过年赶场等民族传统习俗需求,也让沿途山货通过小慢车走进千家万户,偏远地区的学子求学路更为便捷。我每个月都要去秀山亲戚家几次,上午去下午回。“小慢车最低票价6元,最高9元。站站停、票价低,我们沿线老百姓非常喜欢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