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高广义
8月22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今年汛期内第三轮强降雨,大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原交通。在管内多条普速铁路因水害封锁的情况下,中国铁路郑州局上下心聚力合,在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全转运1383名旅客,确保了恶劣天气条件下旅客生命财产和运输生产安全,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 的使命担当。
紧急避险,7列客车雨中停止前行
据气象部门消息,22日河南多地有雨,局部降水量达400毫米以上,每小时最大雨强80-100毫米。雨情就是命令。经历了7月11日到12日、7月19日到22日两轮抗洪抢险防汛救灾攻坚战的洗礼后,中铁郑州局对雨情的预判防范和应对能力更为敏锐和超前。
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的安全,是铁路人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管内出现降雨后,在被称为铁路行车“神经中枢”的调度指挥中心,郑州局领导一直在指挥应急处置。他们把确保客车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认真研判每趟客车运行条件,根据小时雨强情况,对前方区间将达到封锁值的客车提前拦停,确保停在站内、停在大站、停在城市车站,为后续的物资补给和滞留旅客安置、转运等预置安全方便条件,保证了接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2日,经向国铁集团调度中心申请并获准,兰州到北京西的Z130次、兰州到杭州的T114次在三门峡折返,兰州到深圳西的K132次在洛阳折返,宁波到洛阳的K166次、深圳到洛阳的K536次、广州到洛阳的K756次在南阳车站停留避险,深圳西到兰州的K131次在商丘站折返。
多方联动,旅客转运工作迅速展开
当日,在得到列车折返命令后,相关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迅速取得联系,对旅客去向意愿进行逐人询问登记,并积极采取大巴车接驳、普速高铁换乘、开行客车专列等措施,尽最大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兑现铁路人的庄严承诺。
10时40分、11时06分,Z130次、T114次先后停靠在陇海线三门峡车站,铁路工作人员迅速组织引导91名旅客下车并有序出站。车站广场上,12辆大巴车和10辆公交车已等候在那里。12时20分,旅客们乘大巴安全抵达三门峡南车站,经徐兰高铁分别前往洛阳、郑州等地。
14时05分,K132次到达洛阳站,车站根据旅客意愿,组织下车旅客550人。其中,除了终到洛阳和办理退票手续的旅客外,对其余需要继续前行的旅客,车站联系到7辆公交车将他们转运至洛阳龙门站乘坐高铁。16时38分,G1976次列车从洛阳龙门站开车,搭载着209名转运旅客经徐兰高铁前往商丘车站,经那里再分别转车。
15时左右,K536次(深圳—洛阳)、K166次(宁波—洛阳)、K756次(广州—洛阳)列车先后在南阳站停车,1070名旅客需要转运。考虑到旅客人数众多、到站方向一致,郑州局集团公司决定启用热备动车组,加开南阳东—洛阳龙门G9102/3次高铁专列转运旅客。南阳车务段迅速协调23辆公交车,帮助转运旅客去南阳东站乘车。历时2个小时,顺利完成从南阳站下车出站、登乘接驳公交、两站间运行、防疫查验、进站上车等环节。20时21分,G9102次列车从南阳东站开出,先后经郑渝、徐兰高铁,迂回将这些旅客分别送到平顶山西站、郑州东站和洛阳龙门站。
16时,商丘车站接到通知,转运从洛阳站过来的209名旅客到商丘南站,经京九铁路到潢川以远方向。郑州局组织在商丘站和商丘南站间临时加开了57021次列车,用客车体把旅客送到商丘南站。商丘南站联系好K725次、K1073次列车,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基础上,转运这些旅客前往目的地。当日,商丘车站还组织了深圳西至兰州的K134次列车折返,协调13名旅客换乘高铁前往目的地。
在乘坐高铁从三门峡南站被转运至洛阳龙门站后,乘客李海英满意地说:“一开始听说火车要原路返回,好不容易坐上车了就不想返回去。终于乘坐高铁转乘过来了,方方面面感觉挺好!”
非常情况,实现旅客安全平稳转运
暴雨影响列车运行是意外情况,客车紧急避险是必要措施,但1383名旅客安全转运,则需要完备的高效应对能力。
早在本轮强降雨之前,郑州铁路局专门召开两次防洪防汛专题会议,详细部署各方面应对暴雨的措施,并逐一落实重点单位准备工作情况。其中,客车避险和旅客的服务转运工作是会议重点。各单位根据郑州局部署并结合各自实际,以对旅客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充分尊重并尽量满足旅客意愿为前提,细化了客运应急组织预案,建立起与关系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系机制,确保紧急情况应对有序高效。
在三门峡,洛阳车务段接到两趟客车的折返任务后,立即通过列车乘务人员了解旅客意愿;迅速沟通三门峡市应急指挥部,调拨大巴车和公交车提前到位;组建30人的党员突击队,负责下车旅客引导、宣传解释,按“一米线”间隔排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帮助旅客有序下火车、上汽车。
在洛阳,本轮强降雨前,洛阳车站便牵头洛阳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公交集团等单位,成立了铁路旅客滞留输送保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保障方案,明确分工,确保高效联动。列车到站停车后,车站一方面增开退票窗口,为320名旅客快速办理退票手续,另一方面,立即联系公交集团安排公交车进行旅客转运,同时在公交车上对旅客旅行意愿和核酸检测报告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努力避免错漏。
在南阳,由于停靠的K536次、K166次、K756次终到站都是局管内车站,郑州局决定临时加开动车组列车,把旅客送到目的地。调度命令下达后,机务、车辆、客运乘务单位人员迅速上岗,热备动车组紧急出动。同时,南阳车务段协调公交车、进行防疫查验、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全部旅客顺利抵达目的地。
压力最大的是商丘,受地方疫情防控政策所限,为减少旅客集中出行给防疫工作带来的压力,郑州铁路局便通过加开普速列车的方式,经铁路把旅客“摆渡”至商丘南站。同时,铁路部门还协调地方防疫部门,快速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了这209名旅客安全有序高效转运。
当日,在郑州局集团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集团公司运输、调度、客运、机务、车辆等系统和单位26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旅客转运工作,临时加开普速、高铁车次共3列,联系出动公交、大巴等车辆62辆,1383名旅客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创造了暴雨应对工作的难得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