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火车站:百年车站的往事今生(组图)

中国产经新闻报社
2021-07-05
2.4k

1.jpg

本报记者 杨圣学

说起兴隆火车站这个名字,记者并不十分陌生。1959年记者随祖母、母亲一起,从安徽砀山老家,来到开封,与在开封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后来叫市政府)工作的父亲共同生活。落户后,我在开封市北土街市人委紧邻的开封县街小学上学。从那时起,每年寒假暑假,都要回砀山老家,看望我的伯父伯母。那时候火车清一色的都是绿皮车,因为我家的村庄靠近砀山东部,所以是在李庄车站下车。李庄是小站,只有慢车停靠。而在开封上车,开车第一站就是兴隆车站。

2.jpg

这种每年两次往返开封李庄的时间持续了五六年。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兴隆站,然后是罗王站、兰考站,向东还有野鸡岗站、刘堤圈站、虞城站、夏邑站、范庄站,等等10几个小车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开封经委主办的一家由沿黄一些经委联办的内部报《黄河经济报》工作,不时去兴隆车站不远的开封联合收割机厂、石油部646厂以及当时的开封县(现在叫祥符区)、相邻的兰考县农村采访,也偶尔路过兴隆车站。1987年,我调到北京一家中央级媒体,分配在河南记者站工作,全家迁到郑州,加上伯父伯母均去世了,也就极少回老家,那个颇有些印象的兴隆车站就慢慢忘记了。

2021迎接建党百年,中国铁路郑州局宣传部给我发来一份《庆祝建党100周年新闻报道选题建议》,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有《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兴隆庄火车站》一个选题,不由得引起我的回忆。路局宣传部的栗璋鹏给我了车站李虎副站长电话号码。6月20日下午,我从郑州开车,驶向开封。

出开封,沿曹门大街向东,走310国道,在鹅湾村右拐,大约三五公里,到了兴隆庄车站紧邻的尚寨村,记者在一个岔路口问了路边休闲的两位年轻人,他们说,顺着这条向东的小水泥路,不远就到兴隆车站了。路两旁都是树,我开车穿过树丛,突然,一座样式既古朴别致又典雅精致的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兴隆庄车站到了。4.jpg

在车站大门外,记者一边等李虎副站长,一边察看这座百年车站。在门外路基下面有两块石刻标志碑,侧后是一处别有风格的小院落。两块标志碑中的第一块内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庄火车站站舍旧址》,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年10月7日公布,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2021年4月18日立。另一块内容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庄火车站站舍,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6月16日公布,开封县人民政府2011年11月18日立。两块标志碑采用统一样式,碑体为石质,横匾式,标志用行楷书写镌刻,外形古朴庄重,美观大方。

我走下路基,看到标志碑背面,镌刻着站舍的位置、用途、建造时间、车站名称演变等。此时,李副站长来了。他向我介绍说,兴隆庄车站1913年由比利时人建造,1916年建成使用,当时叫兴隆车站,日本人侵占后改名兴隆庄车站,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车站重新改为兴隆车站,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后。1983年,兴隆车站建新站房,向东移了500米,当时的铁道部为新车站重新命名为兴隆庄车站。

5.jpg 

他说,兴隆庄车站建筑精致,站舍旧址由火车站站房、站长住所和防空洞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1平方米,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他指着面前红砖青砖混建的小院子说,这里是站长住所,坐北朝南,总面积为150平方米,始建于30年代后期或以后,是日本人侵华进入中原时建,时为日本站长办公所用,又称站长住所或站长院。据开封市祥符区文旅局副局长陈文斐解释,这种整体营造方式是中原文化和日本文化相融合的一种建筑,兼具了中原和日本建筑的特点。

记者看到,这个站长住所设计建造的确很有意思。它的正房样式为起脊式,东西两侧不是我们所说的厢房,因为厢房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子即起脊房,而这两侧房子是一坡式建造,不知道是不是日式风格?从院外看,院落房子系硬山式建筑,布局紧凑,墙体有红砖做房基,红砖砌起整个小院包括三处房屋及前院墙的框架,用青砖填墙,正房和两侧“厢房”均用中国传统的青色小步瓦笘顶。不过在记者看来,整个小院建筑让人看着青红分明,简单明了,规矩整齐,倒也是耳目一新。

6.jpg

 李虎说,防空洞位于站长住所西侧100米左右,同样也是日本入侵中原时建造,砖混拱券式结构,面积约为100平方米。不过,由于长期弃用,现在已经无法进去参观了。

随后,李虎带记者来到100年历史的老“兴隆”火车站。

资料显示,兴隆庄火车站站房东西面阔16.344米,主楼面阔6.56米,进深10.52米,高10.885米;东、西次楼均面阔4.89米,进深8.78米,高6.11米,站房总面积为171平方米,为砖木建筑。

 7.jpg

记者看到,这座老兴隆车站为一层阁楼式,由主楼和东、西次楼组成,建筑平面呈十字形,西式建筑式样。站房通体由红砖、青砖交替砌筑墙身、拔檐、拱券、线脚等部位,以青砖为主基调,不时有红砖两边相对称的点缀着;中间的主楼显得更大更阔,向前凸出两侧次楼约50公分,向上高出两侧次楼约两米多,主楼南北设拱券大门,侧面开有两窗。从正面(南面)看,拱券门几乎占据了房子前脸的一大半面积,最上方的“兴隆”两个大字特别醒目。拱券门的上部有拔檐及砖砌图案、线脚装饰,青砖凸檐的通体工艺配合两端酷似灯笼的建筑造型。陈文斐说,它既有比利时原有建筑的味道,又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风貌。远看,兴隆庄火车站显得格外典雅精致,单是这栋建筑就已经让人有了无尽的想象与回味。

8.jpg 

兴隆庄火车站站长刘勇杰告诉记者,兴隆庄火车站19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时,车站具有票房、候车室等火车站基本功能。后来多次变迁,车站的各项功能也越来越具备。记者看到,在站房大厅墙壁上仍留有原货票处、客票处等木制窗口。大厅的一角,地上还放着“货票处”的繁体字标牌,足以说明这个牌子最少有60年以上。

记者环视大厅,10多块宣传板告示着兴隆庄火车站的往事今生。站房内的主次楼是相通的,没有通常的阁楼和房隔山,所以显得大厅宽敞明亮,虽然久久没有使用,墙面却是一通白到底,连窗户也是干干净净,让人心生好感。

9.jpg 

李虎介绍说,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国保单位,兴隆庄火车站站舍旧址成功晋级为“国宝”,同时也填补了中铁郑州局集团公司“国保”领域的空白,成为陇海线上唯一保存原貌的百年车站。

李虎告诉记者,兴隆庄火车站原本是一个客运站。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这里还曾作为车站货运的仓库使用。到了上世纪末,因为年久失修以及新站房的投入使用,这里就被废弃了。

在兴隆庄火车站旧址东边约500米的地方是新修的兴隆庄车站,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后,又于2020年才整修过。记者并没有过去参观新址,仅就外形,就看到新站与旧站有天壤之别。

10.jpg

记者问,既然这个车站已经废弃,你们现在车站还有什么功能啊?李虎说,“现在车站有职工20多名,主要负责办理接发过站列车等一些简单工作,不办理货物到发。因为附近一些大单位生产需要,有消息说这里还要恢复货运业务,目前正在整修新的专用货运线,估计不久的将来兴隆庄火车站会恢复往日的繁华。”

据了解,兴隆庄火车站目前隶属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务段管辖,是陇海线上一个四等小站。因为距离市区较远,买菜做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记者看到,在新站房后面有一片菜园,苋菜菠菜青萝卜,辣椒番茄圆白菜,豆角黄瓜爬上架,应时的蔬菜品种还真不少。职工们利用休息时间种种菜,既解决了生活需要也锻炼了身体,还节约了开支。李虎说,职工下班了就来摘一些菜,家里随时可以吃上新鲜青菜。10.jpg 

记者结束采访时,恰有一列火车呼啸着通过车站。不远处,一个紧闭大门的老货物仓库静静的伫立在对面的站台一端,显得有些凄凉。

就要离开兴隆庄火车站了。记者的脑海里,又浮现出50多年前坐在去砀山李庄的绿皮火车上,慢悠悠的回老家的情景。是啊,兴隆庄火车站见证了中国从蒸汽铁路时代到电气化铁路时代再到高铁时代的跨越,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同样,也是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它是陇海铁路线上一处完整的实物资料,记载了车站百年历史。

记者想,这座百年车站不应该就这样默默“老去”,他有着沧桑的历史。愿李虎站长所说的“不久的将来兴隆庄火车站会恢复往日的繁华”早日到来。


315热搜一下: 兴隆庄火车站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