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
在徐州东站,有一位被广大旅客称为“活雷锋”的人,她就是共青团十八大代表、客运值班员张祖艳。6月23日,采访京沪高铁10周年的记者走进徐州东站,在繁忙的候车大厅里,目睹了她是如何耐心给旅客解答问题,热心帮旅客推小车拿行李,细心安排哺乳妇女走进那个叫“母婴驿站”的小屋。
张祖艳,女,1992年3月出生,共产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团十八大代表。现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徐州东站客运值班员。曾获2016年度江苏省“我们身边的好青年”、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十佳服务明星”、先进工作者、最美上铁人;2017年度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度全国铁路“向上向善好青年”;2021年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十佳青年”、徐州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铁路“尼红奖章”等荣誉。
她是旅客们心中的“活雷锋”。今年,是张祖艳从事“雷锋”服务的第八年。短暂的军旅生涯让张祖艳将“为人民服务”几个字牢牢印在了心里。工作后,她主动向领导申请,到全国时代楷模“158”雷锋服务站从事志愿服务。五年的工作经历让张祖艳褪去最初的稚嫩,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如今,她将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带到徐州东站,立足岗位发扬雷锋精神的同时也感召带动了身边的一大批青年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疫情伊始,身为全国共青团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的张祖艳立即号召本站团员青年成立了“抗疫”青年突击队,带领大家全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她说, “作为一名光荣的团代表,我要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时时事事需要去践行的初心。旅客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我愿意身体力行的弘扬雷锋精神,传递铁路正能量,做一个向上向善的好青年”。
爱岗敬业,甘当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张祖艳的身影。“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部队锻炼过的她,充分体现出能吃苦、能战斗的军人作风,巾帼不让须眉。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如果碰到任何与疫情有关的突发情况请让我先上!”保障医务人员及医用物资驰援武汉、处置列车移交发热旅客、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合理安排涉外旅客……每当车站接到重点任务,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忙到最后一个。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张祖艳的本色。张祖艳热爱“雷锋”岗位,以助人为乐。服务台里看似都是些迎来送往的小事,但在张祖艳心里,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才叫做爱岗敬业。为了更好的服务旅客,张祖艳时刻不忘学习充电,她自学了心理学及医护知识,丰富沟通技巧,不管是自尊心极强的“倔强”老人、还是心存自卑的残疾旅客、又或者“古灵精怪”的小朋友,在张祖艳春风般的服务下,都会绽开满意的笑颜。一次,一位老人的手提布袋提手坏了,想请张祖艳帮忙缝上,最终却因为开检时间到了而匆匆离去。老人的背影在张祖艳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她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想到利用服务台现有工具“订书机”来代替缝补,这样一来既省时、又结实!就这样,她又想出了用回形针代替取卡针等一系列“金点子”,切实帮助许多旅客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了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张祖艳向站领导提出申请,到上海局客服中心学习锻炼。经过不懈努力,张祖艳最终以车站总话务量第一、个人总话务量第一、旅客满意率第一、理论成绩满分的优异成绩出色结业。为了将“为人民服务”做到极致,张祖艳努力学习、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恐惧心理,从第一次帮助携带导盲犬的旅客时,看着个头硕大的“宝贝”不听“招呼”、影响其他旅客,到现在可以默契引导携带导盲犬的盲人……她成了能够解决旅客任何难题的“万能祖艳”,被誉为重点旅客的“贴心人”。
为了传递正能量,鼓舞抗疫必胜信心,张祖艳努力挖掘徐州站身边典型,利用休班时间制作成新媒体作品,借助车站融媒体平台、上铁青年及上海铁道报等载体推送,为大家鼓舞士气的同时,供大家学习借鉴先进典型做法及奉献精神。许多青年的事迹被推送报道后,大大鼓舞了大家学雷锋的热情,争相“学雷锋”的热潮在徐州站掀起。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张祖艳利用休班时间,撰写网评文章近40篇,先后在中央及省级网站发表,传递铁路正能量,鼓舞“抗疫”必胜的信心,也借此宣传了乘车防疫方法。她还创作了多幅“战疫”漫画,其中两幅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其余均被全网转发,她创作漫画为战“疫”加油的事迹被大家广为赞誉,在徐州彭城晚报头版头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