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搜早报速读丨多款“裕湘手擀”面遭超市下架 双11前小心“倒爷”

诚搜网
2018-11-05
2.7k



  多款“裕湘手擀”面遭超市下架 "手打"面实为"机打"


  10月29日报道了“裕湘手擀银丝挂面”及今麦郎“手打挂面”等利用注册商标,涉嫌在产品外包装上滥用商标权,利用注册商标来代替商品名称误导消费者的案例。

  


  31日,裕湘食品公司回应坦承:“裕湘手擀”商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及歧义。目前,南京某大型连锁超市紧急下架“裕湘手擀”系列面条。


  双十一前夕 有倒爷、窜货商将返修机改头换面牟利

  过于廉价的同类产品 购买需谨慎


  “双十一”前夕,一种现象在家电业快速发酵:大量来自家电连锁大卖场、电商平台、家电企业库存的低价产品,向三四级市场、村镇市场快速流窜,引发一轮前所未有的窜货大潮。

  “原本窜货大多发生在淡季,各地家电窜货商们在区域市场低价放货,冲击市场渠道商和实体店的生意。而在重要的销售节点前,这场窜货潮来势汹涌,主要是由于今年整个市场持续低迷,电商、连锁大卖场、经销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厂商的库存量也较大,它们都想想借着“双十一”清理库存。同时,行业内部分商家通过恶意低价及内外勾结等方式频繁窜货,谋取利益,导致家电产品价格体系紊乱。”一位知名品牌的经销商透露。

  记者同时调查发现,市场上不仅窜货严重,倒货现象也频繁出现。近几年倒货现象快速崛起。相较窜货的区域性,倒货现象更为猖狂,有机会就有买卖。一批专门从事倒货生意的群体,从经营情况不佳、濒临倒闭的厂商处低价拿货,转手倒卖获利,有甚者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或返修机维修后,改头换面,贴牌再次出售。窜货、倒货,加剧了渠道乱象的疯狂发展,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让众多厂商、经销商头痛的窜货商、二批、倒爷们,游走于产业链的灰色地带,冲击市场原有的渠道和价格体系,经销商的生存和发展也因此步履维艰。


  培训机构突然关门 上千学员无学可上还得还课时贷款?


  据朱女士介绍,张老师告诉她,理优教育几百号员工已被拖欠两个月工资,公司老板完全不出面解决,10月24日起开始停课。张老师随后把她拉进了相关维权群,建议家长们投诉、报警。

  在维权群里,理优教育所在的上海本地家长行动更为迅速。他们来到理优教育办公地,却发现公司门上张贴着停课停运公告,公司内已空无一人,物业正在清理公司的物品。

  


  在理优教育停运之前,学霸1对1也出现资金问题。员工被拖欠工资已达数月;因开学优惠集中报名的家长退费无门。

  业内人士表示,规模不经济的商业模型、较为沉重的获客成本、与传统线下机构争夺市场,加之受今年以来受到政策监管和行业竞争影响,夏季业绩不佳且后续消课率低的在线一对一企业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家长购课时用了现金贷的方式,如今不仅牵涉财产损失,还将面临征信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诸如此类的“教育贷”、“租房贷”、共享经济“押金”问题等,类似于以前的预付费办卡业务。在资金池缺乏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一旦运营不善,用户财产损失在所难免。一方面,家长在选择此类机构时应谨慎。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尽快出台规范,加强信贷资金监管。


  吃酱油别担心

   专家释疑酱油风波:海天等名企系标注违规


  流行语“打酱油”过气许久,酱油行业在一场质疑“反击战”中重新火了。

  10月中旬,江苏消保委发布一份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指出抽检的29个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主要问题在标签标识、营养成分标注等方面。其中,“被点名”的包括海天、李锦记等知名品牌,引发广泛关注。

  面对大量围绕酱油质量、安全的质疑,酱油生产企业海天、李锦记及行业协会纷纷公开对试验报告、结论解读提出异议,强调酱油产品品质合格,也无安全问题,江苏消保委直接将其所涉产品定为不合格产品公布“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

  据海天公司通报,其涉事酱油蛋白质含量实测值为0.9克/15毫升,计算出来的NRV%为1.5%,但其标注为1%。云无心计算后表示,如果按相关标准紧抠字眼,其NRV%取整后,应标为2%,这一标注不规范问题属于“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但这一瑕疵并不意味着产品本身存在问题。云无心认为,这一问题的出现表明厂家对于生产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不够,应该教育学习和纠正。

  至于李锦记涉事酱油产品涉及的“营养成分与标识不符”问题,云无心表示,根据江苏消保委提供的实测数据,其确实属于“标注违规”,说明厂家对于产品稳定性的掌控不足,但并不影响酱油的安全。


  预防非洲猪瘟疫

  国家邮政局:严禁收寄任何猪肉类寄递物品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国家邮政局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寄递渠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要重点加强已发生疫情省份寄递渠道疫情风险的安全防范,实施寄递物品临时管控措施,严禁收寄任何猪肉类寄递物品。

  


  资料图。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通知指出,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等寄递安全管理“三项制度”,一律不得收寄活猪和未经检疫、未制熟猪肉制品。要重点加强已发生疫情省份寄递渠道疫情风险的安全防范,实施寄递物品临时管控措施,严禁收寄任何猪肉类寄递物品,督促企业凡发现内件标注为猪肉或猪肉制品的可疑包裹,一律不得继续发运或投递,立即扣留并及时报告,同时做好对相关运输工具的消毒处理。


  北京首例检方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宣判 售假被判道歉


  淘宝店主罗某、卢某因在网上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去年被法院定罪判刑。判决生效后检方发现店主未及时收回涉案保健品,涉及消费者6000余人次,具有危害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的危险,于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昨天上午,北京四中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罗某夫妇停止销售涉案有毒有害食品,并公开赔礼道歉。据了解,该案是北京市检察机关首次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罗某、卢某的行为具有违法性,现已存在侵害不特定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事实,且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罗某、卢某的行为符合产品责任侵权构成要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合案件的审理情况,北京四中院判决二被告停止销售涉案有毒有害食品并在一家全国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公开向社会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内容及媒体、版面、字体需经法院审核后通过之日起60日内刊登;刊登费用由被告负担。宣判后,公益诉讼起诉人、被告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


  迪卡侬部分产品实测值与标识不符 门店:不能据此退换


  迪卡侬又一次出现在产品质量黑榜中,此次被指产品纤维实测值与产品标明不符。迪卡侬官网称,“整个迪卡侬都在努力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在低价背后,迪卡侬如何把关产品质量?

  10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北京消协”)发布“吸湿速干服装比较试验结果”称迪卡侬产品的纤维实测值与标识不符。

  针对此次抽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迪卡侬给出的解释是:“此次受检产品为迪卡侬跑步运动品牌快羚径 Kalenji 的男式透气速干裤。北京消协检测结果显示,该受检产品未检出甲醛含量,pH 值、吸湿性、速干性等功能质量表现均符合强制性和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合格项目发生在纤维含量标识一项实测值与标签标识不符”。

  公司亦称,在此次抽检前,迪卡侬全球产品工程师在内部定期产品测试中已发现标识标注信息输入有误,并对产品信息进行更新优化,“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初衷才决定对产品下架,再次检查核对目前产品的标签信息。”

  记者通过走访广州猎德迪卡侬门店得知,此次抽验中的不合格产品“百慕大”短裤已全线下架。据店内销售人员解释,因产品标签说明与实际值不符而发回工厂生产,之后仍会重新上架,但此前购买该件商品的消费者不能以此次抽验结果为由进行退换。


关键词: 诚搜早报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