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记中铁广州局冷水江东站调车长杨卫华29年”零违章”

诚搜网
2018-07-19
1.3k


  改革开放40周年铁路成就报道

  他创造了29年”零违章”奇迹

  ——记中铁广州局冷水江东站调车长杨卫华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杨圣学)


1.png

    杨卫华在连接制动软管。 通讯员:   


  《中国产经新闻》报7月19日4版报道:从扳道员、连结员到调车长,29年来始终坚守作业标准,实现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娄底车务段冷水江东站调车长杨卫华参加铁路工作以来创造的安全奇迹。

  铁路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铁路运输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与安全有关的作业标准更加完善。杨卫华严格执行一系列作业标准,才能创造出零违章的奇迹。

  勤学苦练成调车专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杨卫华认为,如果没有对业务规章的透彻学习、对实作技能的完全掌握,仅仅依靠体力是做不好调车工作的。因此,自1988年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饥似渴地学习调车理论知识。

  干调车,学会容易学精难。为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杨卫华坚持“多学、多问、多看、多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技规》《调标》《站细》……他一本一本地学,一章一章地看,一条一条地记,与调车工作相关的每一条规章都用红笔详细标注、摘抄,并随身携带。上班途中、工作间隙,一有时间他就拿出来反复看、反复记。有时为了记得更牢固,他还要老婆当“考官”。

  冷水江东站主要担负本站货物列车到发、解编及取送作业。专用线、货物线多,作业复杂,是该站调车作业的最大特点。为实现安全精准调车,杨卫华常利用工作之余徒步勘测路线,反复练习数枕木、看道砟,细心观察股道边的参照物,详细标记每条线路的长度、坡度、容车数等数据。经过数千次练习测距观速和默画站场示意图,他对每条专用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杨卫华练就了“规章一口清、观距一眼准、连挂一把稳”的调车绝活。1995年,他以全段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连结员考试;1996年又以娴熟的技能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调车长。

  按章作业是我们的天职

  规章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都是从实践中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的是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古今中外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数都是由违章违纪作业引起的。历史和现实也一再告诫我们,按章作业是每个职工的天职。

  “和杨卫华搭伙干活很累,因为他始终按标准作业,从不简化程序。但和他一起干活也很安全,因为他绝对遵守标准,绝对不会出事故。”娄底车务段调车员刘嘉意对记者说。

  调车工作,就是对南来北往的货车进行解体和编组,调车作业简单的一钩活,至少需要执行6次呼唤应答、9道程序、18条固定用语。29年来,无论白天黑夜、烈日暴雨,杨卫华始终坚守“执行标准一点不差,作业程序一个不少”,从不简化任何用语和程序,共计完成呼唤应答120多万次、作业程序180多万道、固定用语400多万条,从不漏项、从无差错,实现安全调车20多万钩、100多万辆,做到了钩钩按标准、辆辆无差错。

  杨卫华有个习惯,作业开始前,他会仔细检查班组成员的备品携带情况和精神状态等。每批调车计划作业完毕后,他都会进行复检,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2015年12月,冷水江东站的厂矿专用线进入集中到达高峰期,卸车作业通宵达旦。12月25日4时,调车作业结束后,他不顾疲劳,仔细复检巡查刚出厂的一组空车,发现其中一辆车弹簧有点紧,及时处置,消除了一起将一辆重车当成空车排出的事故隐患。

  “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存侥幸心理。不清不楚的活从来不干,不明不白的话从来不说,违章违纪的事从来不做。这始终是我坚守的一个作业原则。”采访中,杨卫华告诉记者。

  29年来,就是凭着这种执着的坚守,他共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30余个,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铁路劳动模范,2016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牢记党员责任,带动班组零违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作为一名班组长,杨卫华深知调车是群体作业,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职工共同进步,做到钩钩安全、班班安全、联防互控,才能确保调车作业绝对安全。

  车站青工较多。 2018年3月,杨卫华牵头创建了杨卫华自主学习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青工开展自主学习,将日常教学转化为知识讨论、业务PK、案例分析,极大地调动了青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杨卫华毫无保留地传授业务知识。结合互联网的运用,他建立了车站运转大班“杨卫华安全热线”微信交流群,将每班班前作业安全风险提示、班中安全关键点卡控、班后作业问题点评、业务解答等在群中发布,每班更新内容,安全预警,防范作业安全风险。

  车站常把安全关键人、业务上不放心的人交给他带。2007年,青工小刘被安排到杨卫华班组学徒。杨卫华以交朋友的方式经常与他聊家常、谈人生、讲业务、传技巧,慢慢地小刘改变了对岗位工作的看法,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目前,小刘也成长为一名调车长。

  多年来,杨卫华从思想上帮,从业务上带,手把手带出了12名调车骨干,8人被聘为技师,其所在的运转大班11次被广州局集团公司评为标准化班组,是全段行车岗位培训的“黄埔军校”。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