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人士提醒:选购时应注意乳胶制作工艺及内芯原产地
近几年,随着泰国游的火热,乳胶寝具也随之走红,市面上迎合这种消费出现了大量乳胶寝具,更是以宣称 “纯天然”“100%天然乳胶”吸引人。但近来出现的消费纠纷让这种宣传疑点丛生。乳胶床垫真的都是纯天然吗?业内人士提醒,市场上的“天然乳胶”床垫多添加了化学发泡剂,并不能做到100%纯天然。同时,由于乳胶床垫在国内尚无标准限制,消费者在选购时应认准大品牌、注意乳胶的制作工艺及内芯的原产地。
市售乳胶寝具都是“纯天然”?
4月4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家具卖场看到,各家具城的高档床垫销售区,宣称功能多样的“天然乳胶床垫”抢了普通床垫的风头,引来不少消费者咨询、选购。
比对了多款“纯天然乳胶床垫”后记者发现,这些产品内芯多标注为“100%天然乳胶”,但除了产品合格证上标示的企业信息外,消费者很难找到有关乳胶内芯的检测信息。
随后记者在网店搜索“乳胶床垫”时也发现,大部分乳胶寝具均显示纯天然。一名店主称,自己出售的乳胶床垫都是经过正规检验合格的,且有产品合格证。此外,还有两家品牌床垫的店主向记者展示了海关报关单,证明其床垫的乳胶原材料确实为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100%天然乳胶没法成型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乳胶分为天然、合成和混合三大类。
天然乳胶是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液体,呈乳白色,固含量为30%—40%,橡胶粒径平均为1.06微米;合成乳胶一般通过乳液聚合制得,如聚丁二烯乳胶、丁苯乳胶等。为使固含量达到40%—70%,首先使橡胶微粒附聚成较大的颗粒,再采用与天然乳胶相似的方法浓缩。
合成乳胶主要用于地毯、造纸、纺织、印刷、涂料及胶粘剂等工业部门。混合乳胶就是天然、合成兼有。
据业内人士介绍介绍,乳胶床垫制作工艺有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两种方法,多数企业选择后者——向乳胶里添加化学发泡剂,而品质好的乳胶床垫则是用物理发泡法,并经过要求严格、技术精准又复杂的生产工艺。纯天然乳胶经特殊工艺低温乳化后,用高压喷进真空容器中进行发泡,再经过15000千克的力重压成型,最后制成蜂窝状发泡体的乳胶制品,这种床垫的主要特点就是舒适、环保。
某乳胶寝具企业的技术总监谈到,乳胶寝具因为需要定性发泡,必须加一定的辅助定性剂,大概占比在5%到10%左右,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百分百乳胶的这个说法。90%以上的纯天然乳胶含量,业内就可以说纯胶了,乳胶枕做到纯胶已是趋势,但床垫远远还没有达到。市面上30%到50%的天然乳胶含量占到主流,还有更低的。
乳胶床垫并非人人适用
乳胶床垫热销后,很多消费者会问同一个问题:乳胶床垫是人人适用吗?某品牌运营总监黄毅进称,可能存在乳胶过敏的人群不能使用乳胶床垫。
除此之外,记者在体验中发现,含有乳胶的床垫相比其他床垫偏软。一位家具业经理表示,选择床垫最主要的是个人感受。虽然乳胶床垫具备回弹性好、防螨抗菌等优点,但乳胶床垫整体偏软,对于很多习惯较硬床垫的消费者而言,无需刻意购买乳胶床垫。因为人体在不同的睡姿中形成了不同的适应度,如果硬性购买自己不适合的床垫,很可能因为和身体不贴合而导致腰酸背痛。尤其是纯乳胶床垫,虽然暂时的舒适度很好,但是更适合那些喜欢软床垫的人群。
床垫异味投诉维权难
4月5日,随机采访了多位已经选购了乳胶床垫的消费者发现,“床垫有异味”成为令人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几位受访消费者表示质疑:“天然乳胶怎么还有异味?这种气味对人体有害吗?”
买到的产品与宣传不符,或是感觉产品明显给身体带来不适该怎样维权?四川省律师协会律师李苗介绍,在我国法律当中,对于产品的气味规定还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只是在产品成分上有所规定。若乳胶床垫成分符合行业标准,但气味过大,致使消费者不能接受,就只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退货。另外,我国在部分生活日用品的细分领域,行业标准还处于空白,乳胶寝具就是这种情况。
【延伸阅读】
泰国游买乳胶床垫放射超标
近日,记者从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获悉,2月8日,该局工作人员对泰国入境航班的旅客行李进行检疫查验时,行李转盘核辐射监测仪提示一批行李放射性超标。检验检疫人员对这批行李进行核辐射复核检测并开箱检查,发现了大量放射性水平异常的乳胶制品,包括乳胶枕头20件、乳胶床垫8件。
经了解,这批乳胶制品均为赴泰国旅游的福州游客所购买。
检验检疫人员马上对这批乳胶制品进行放射性检测及核素分析,确认这批制品中含有天然核素 232Th, 辐 射 剂 量 达 到1.095mSv/a。若按每天卧床10小时计算,使用这种乳胶床垫时产生的辐射剂量超过了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规定,可能影响使用者的健康。检验检疫人员对携带这批物品的旅客进行核辐射健康知识宣教后,予以放行。
据介绍,部分乳胶床垫厂商为达到所谓“磁疗”或“发生负离子”的效果,在生产时会在乳胶制品夹层添加矿石粉末。由于矿石粉末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就可能导致放射性异常。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γ射线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诱发癌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