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折叠屏手机深陷

2025-05-25   315视点

**小米折叠屏手机深陷"售后门":屏幕漏液频发 消费者遭遇维权困境**  

     近日,多名消费者在小红书、黑猫等社交平台及投诉网站集中反映小米折叠屏手机存在屏幕漏液、铰链故障等质量问题,更因售后检测标准模糊、责任认定不公陷入漫长维权拉锯战。经调查发现,小米售后体系暴露出"主观判定为主、检测流程缺失、责任转嫁消费者"等乱象,引发用户强烈不满。

成都消费者张先生向工作人员展示其购买仅7个月的Xiaomi MIX Fold 3折叠手机,内屏顶端出现明显黑斑。2月9日送往小米官方售后检测时,工程师仅用放大镜查看外观后,即以"铰链处存在划痕"为由认定为人为损坏。当张先生要求出具书面检测报告时,门店竟将《售后服务记录单》手写修改为《检测报告单》,而小米400客服明确表示"售后网点无权限出具检测报告"。更令张先生震惊的是,在售后中心停留的一小时内,他亲眼目睹多台折叠屏手机均被以"人为损坏"为由拒保。

无独有偶,浙江消费者王女士的小米MIX Flip折叠手机在9天内两度出现屏幕漏液。首次维修后,二次送检时同样被指"铰链划痕属人为损坏",需自费1770元维修。维权过程中,售后人员承认检测标准仅为"肉眼观察+标尺测量",既无法提供划痕与漏液关联性的技术报告,也拒绝返厂拆解检测。更荒诞的是,售后多次致电提出"维修费八折变五折"的"特殊优惠",被消费者质疑如同菜市场讨价还价。

"手机有没有问题全凭他们心情!"北京赵先生愤慨表示,其新购3天的小米15 Ultra出现故障,售后首次邮件承认质量问题同意退换,次日却改口称"无质量问题"。当要求调取通话录音时,对方仅提供片段录音。截至发稿,该手机仍在僵持状态。

       工作人员梳理黑猫投诉平台数据发现,近三个月涉及小米折叠屏的投诉中,92%涉及屏幕质量问题,其中86%遭"人为损坏"拒保。多位消费者反映,小米售后存在"先拒保再谈折扣"的套路:初次强硬拒保后,若消费者持续投诉,便逐步抛出八折、五折等维修优惠,利用时间消耗用户维权意志。有消费者耗时三个月投诉,即使免费维修,官方始终未出具任何检测依据。

      图片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售后服务政策》中,折叠屏手机"因折叠结构导致的图片显示故障"明确列入保修范围。但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折叠屏故障都被归咎于"外观划痕"。法律人士指出,企业若不能证明产品缺陷与消费者使用存在因果关系,单方拒保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前,已有消费者准备联合起诉,要求小米公开检测标准并道歉。小米公司尚未就检测标准不透明、拒保依据缺失等问题作出正式回应。本网提醒消费者:购买折叠屏手机务必留存完整开箱视频,维修过程要求全程录像,遭遇不合理拒保时可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质量鉴定。

阅读 64    留言
  网友留言  
更多评论
 最新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