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3.15诚搜网
最近,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干了不少实在事,帮小商户检秤、给食品厂搭平台、替农民卖滞销菜,甚至还跨区打假护品牌,老百姓和企业都竖起了大拇指。
资料图片。
街边卖菜的、开小超市的,最怕秤不准惹麻烦。以前检秤得专门跑检测机构,耽误生意还麻烦。现在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直接把厦门市衡检站的专家请来,3月底连着搞了两场集中检秤活动,120多台电子秤在家门口就搞定了检定。卖菜的张大姐说:“这下不用担心顾客说缺斤短两了,我们卖得安心,顾客买得也放心。”
银鹭、吉士丁这些翔安的大牌食品企业,平时做检测成本高,小企业更负担不起。市场监管局最近跑了几家重点企业摸底,打算搞个“共享实验室”——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大家共用检测设备和技术,既省钱又省事。一家食品厂负责人说:“要是真能做成,我们小厂子也能用上高端检测设备,质量把控更稳了。”
面线、糕点这些小作坊,老板们往往对食品添加剂新规一头雾水。市场监管局没搞“大锅饭”培训,而是按行业开小班——先教做面线的,再教做糕点的,用大白话讲法规,还手把手教怎么看标签。一家米粉作坊老板课后直说:“原来不是所有‘防腐剂’都能随便加,这下可算弄明白了。”
3月份新圩镇凤路村的包菜大丰收,可菜农却笑不出来——上百万斤菜卖不出去。市场监管局赶紧联系元初超市、闽篮超市这些渠道,第一天就拉走10多吨。还在政务小程序开了个“助农专区”,以后谁家农产品滞销,直接上网发信息,再也不怕菜烂在地里了。
有企业举报同安工地用假冒翔安品牌的卫浴产品,市场监管局立马联合知识产权工作站去查。带着企业技术人员现场鉴定、固定证据,同安市场监管局接着追查源头。被侵权的企业负责人感慨:“自家牌子有人这么认真护着,心里踏实!”
从检秤到打假,从培训到卖菜,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这些动作看着琐碎,却件件戳中企业和老百姓的痛点。下一步他们还要继续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用监管部门的“服务指数”换群众的“满意指数”。用当地商贩的话说:“这些干部是真心来帮忙,不是走过场的!”
来源 | 315诚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