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中国产经网
本报记者 杨圣学
记者编注:2023年中秋国庆节,记者趁着休息在家整理电脑,看到2021年3月发表在今日头条的这篇文章《鬼斧神工张家界: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地方》,于是略有小修,重新发表。
记者跑各地旅游系统采访,已经有20多年了,去过的名山大川名城古镇,的确不少。我们伟大祖国山川秀丽,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色。可是要说最能迷住我让我来了还想来来了还是想再来的地方,非张家界莫属了。
雾绕奇山——张家界。
记者第一次来张家界,是1997年夏天。当时我供职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办的《经济消息》报在郑州召开全国通联工作会议。会后,作为报社通联处长兼驻河南记者站站长的我,和与会的一些优秀记者优秀通讯员一同来到张家界,算休息也算采访。那奇峰怪石之峻峭雄伟,那刀劈斧砍般千峰万仞,那潺潺金鞭溪水,深深地记忆在我的脑海里。
2001年秋季,报社在各地的20多名优秀通讯员要开个研究报纸发行的会,领导让我选个地点。我想着张家界,于是推荐在张家界开。这是我第二次来张家界。既然来了张家界,就要上山看看,三天时间,两天开会,一天游览吧。
2006年我来过张家界,不过只是采访,没有上山。
仙女散花——若隐若现张家界。
2012年夏天,我的小外孙子幼儿园放假,女儿女婿要带他旅游,也都歇了年假。他们提前预定了门票。于是,我们四口从北京一路南下,到了张家界。张家界森林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宋佰胜是我在全国旅游系统的一个会议上认识的。他陪着我们游览了两天,我也趁机进行了采访。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张家界、
2019年9月,《中国旅游报》组织到贵州采访《清凉贵州行》活动。在铜仁的万山朱砂古镇游览时,认识了一位来自湖南怀化洪江的游客,看着他观看五六十年代的名曰《哪个年代》建筑场景的认真态度,两个喜欢“古”的人互相加了微信。2021年3月初,他在微信上给我介绍洪江古城的历史,说古城还是原汁原味的“古”,没有任何开发。于是,我到洪江参观游览了两天。这里距离张家界很近。于是,我一路北上,这是我第五次来张家界了。
我是在3月10日傍晚来到张家界的。11日上午,老朋友宋佰胜开车来我住宿的酒店接我。路上,宋佰胜说,这两年张家界旅游体制进行了改革,森林公园与武陵源两个大景区合并,成立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简称“张管局”),统一管理武陵源张家界两个大景区。
奇峰叠翠天子山云海。
在湖南西北张家界市中部的澧水中上游有一座奇山,属武陵山脉,故而起名为武陵源景区。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王维笔下,武陵源是拥有世外田园的理想境地。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陵源县级行政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武陵源已经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先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张家界地貌命名地等多项国际国内桂冠。
张家界从城区到景区要经过一块狭长的平地,它的周边是一些发育尚未成熟的沙丘叶岩地貌,一堆一堆的像斗笠,一团团的像蘑菇。这个地貌草肥水美,适宜居住,一些村庄院落,水田河流,公路阡陌散落其间,偶尔也有阳雀啼鸣,炊烟袅袅,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这个地貌到了板坪的马鬃岭突然有些怪异,“斗笠”形状的山体突兀陡立起来,刀砍斧劈般立峭,犹如一栋栋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又犹如一把把指向太空的利剑。山体的变化引起了地貌的变化,原先的沙丘叶岩完全蜕变成沙岩峰林地貌,这种地貌由褐红色的砂岩组成,像烧溜的红砖一层层地粘贴一起,坚硬得如生锈的铁块,其形状像铁艺一样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它与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既相同又有所不同。于是,联合国给她起了一个新名字:“张家界地貌”。
秋到天子山。
张家界地貌是武陵源独有的。宋佰胜告诉我,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张家界地貌)景观为主,以喀斯特岩溶景观为辅,兼有大量地质遗迹地貌,自然景观极其优美独特,物种资源丰富。1979年,新华社摄影记者杨飞走进张家界,用镜头揭开张家界山水的神秘面纱。1980年1月,著名画家吴冠中在《湖南日报》发表《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的文章,赞美武陵源“不让桂林,媲美黄山”。1981年秋,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在香港举办的张家界自然风光图片展览,“引来各界人士云集,万头攒动,盛况空前”,轰动香港和东南亚;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在张家界设立。从此,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开始走出深闺、蜚声华夏、饮誉全球;景区的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地球纪念物”、“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课堂”,倍受中外游人、各国专家学者所关注、青睐,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珍贵资源。
张家界群山。
据记者了解,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的风光奇绝,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誉,其间翠峰有3103座,相对高度100米至300米。群山绿树覆盖,四季常青;峰石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峰间溪流潺潺,峡谷幽深,浓荫蔽日。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春天山花烂漫,万象更新;夏天林茂树密,凉风习习;秋日天高气爽,遍山红叶;冬天冰雪覆盖,银装素裹。
云雾御笔峰。
“张管局”办公室的张主任介绍了景区情况。他说,张家界武陵源1988年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已开放8大景区、9条游览线、230多处精华景点。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杨家界、宝峰湖、黄龙洞被推介为黄金游览线。最为典型的御笔峰位于天子山景区天子阁西侧深谷中。原为一堵巨大石墙,下部整体相连,后经风霜雨雪侵蚀,从中部以上形成5根高低、粗细不一的石柱,每柱高约30米至60米,方正如削,齐刷刷顶天并立,如一排刚刚清洗、干爽洁净的笔杆。传为向王天子曾用之笔。四周诸峰均隐退在其左右下方或背后,呈环拥之势。近前左右背后空旷,翠树簇拥,此排石柱更显突兀高峻。尤其是柱石纤细,节理层次分明,仿佛人造,缝痕如刻,依次相依,又有数棵苍松亭亭傲立其间,更显劲拔秀美。他告诉我,武陵源境内以三千多根石峰组成的大峰林为主体,以峰奇、谷幽、水秀、林深、洞奥为特色,集山水林洞于一地,融万象之美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天然画卷,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霞色御笔峰。
黄石寨景区位于核心景区南部,临近森林公园,与金鞭溪紧密相连海拔1080米,寨顶面积16.5公顷。俗话说“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堪称武陵源最美观景台。相传汉朝张良云游这里时,被官兵围困,后得师父黄石公的帮助脱险,因而把这里叫作黄石寨。
黄石寨之春。
袁家界景区位于核心景区中部,其处于峰林演化史的青年期,面积约1200公顷,平均海拔1074米。西接杨家界,下经金鞭溪,南望黄石寨,北通天子山,东邻索溪峪。相传黄巢起义失败后,手下有一袁姓将士隐居于此,结庐为舍,垦荒种粮,并以自己的姓氏为这里命名。游客可乘百龙电梯,亦可自金鞭溪紫草潭和千里相会景点处步行上下山。山上的天下第一桥、乾坤柱、迷魂台略带梦幻传奇色彩,却让游人们趋之若鹜。导游告诉我,景区的三大核心袁家界、天子山、杨家界之间可乘环保车往返,一可以节省游览时间,二避免游人过于劳累,让游客感受张家界的人性化服务。
袁家界乾坤柱(哈利路亚山)。
金鞭溪景区位于核心景区南部,是一条曲折幽深的峡谷,因流经著名景点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10米。连通琵琶溪、黄石寨、索溪峪、袁家界。主要景点有金鞭岩、神鹰护鞭、劈山救母、文星岩、紫草潭、秀才藏书、千里相会、跳鱼潭、骆驼峰、双龟探溪等。记者一家2012年来张家界时,宋佰胜副局长亲自陪同我们步行游览了金鞭溪全程。此次再游金鞭溪,仰望四面群峰是那样险峻挺拔,不由得感叹金鞭溪的确是武陵源风景最美的地方,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名不虚传。
群峰中的金鞭溪。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的西部是杨家界,最高海拔1130米,毗邻袁家界,北通天子山,以石英砂岩峰墙风光著称。杨家界上的天然长城、乌龙寨、天波府、六郎峰、空中走廊、一步登天等景点,若隐若现,虚无缥缈。游客无论是乘杨家界索道,亦或从八里坡步行上下山,都仿佛身临仙境一般。
天子山景区位于核心景区北部,总面积6700公顷,最高海拔1262.5米,东临索溪峪、南接袁家界,北依桑植县。因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自号“向王天子”而得名,东、西、南三面石峰林立。游客乘天子山索道或三所路口步行上山,即可直奔山顶的贺龙公园、御笔峰、仙女献花、西海峰林等处,既可领悟革命传统教育,又可一览有“峰林之王”美称的诸峰。
天台秋色。
琵琶溪景区位于核心景区南部,金鞭溪上游,从这里可去龙风庵栈道、亦可往返杨家界索道。景区的主要景点闺门迎宾、金鸡报晓、夫妻岩、望郎峰、九重仙阁、龙风庵等,均以琵琶溪为中轴,奇特古野,一步一景,逐次展开峰林幽谷景观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索溪峪景区位于核心景区东部,金鞭溪下游,与天子山毗邻,境内山水相映。记者看到这里的水绕四门、张良墓、十里画廊、西海峰林、黄龙洞、宝峰湖等景点勾勒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奇妙画卷。
鹞子寨景区位于核心景区南部,与黄石寨、袁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距大氧吧广场2.5公里,海拔1050米。寨顶为一狭长岭脊,是一座屹立云天,西、北、东三面绝壁深达300余米的扁状观景台,以奇险著称。
雄伟张家界。
张家界所在的湘西北是土家族集居的核心地区。作为土生土长的土家人,宋佰胜不仅对土家族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对土家族的历史渊源有一定的研究,包括土家族文化、土家族风俗、土家族服饰。他告诉记者,在武陵源,除了自然风光绝美,民俗风情也很独特,在漫长的繁衍、发展、承传过程中,武陵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民族舞蹈中,土家摆手舞被称为土家族特有的壮丽史诗和土家族民间文学艺术的瑰宝;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原始戏剧活化石”的苗族茅古斯舞,以及祖先传袭下来的赶年、哭嫁、织锦等部分习俗保存至今。土家人民劳动或生活中传唱的山歌,种类繁多,曲牌复杂,借物言志,咏景抒情,有浓烈的乡村气息。如阳戏,据传是清朝时中湖覃姓玉龙、玉凤两兄弟自四川挑盐带回一小调,传为今之阳戏;如土家织锦,为土家族传统工艺品之一,是在特制的本质织机上以锦纱为经、五彩丝线为纬、手工提花织成,为旧时土家姑娘必备嫁妆之一。宋佰胜说,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文化,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风情,令人寻味无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武陵源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名片。
武陵源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同时,成功开发了《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烟雨张家界》《梦幻张家界》等一批传统艺术与充满新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产品,实现了“旅游+文化”业态拓展,使张家界武陵源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知名度极大地提高,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在张家界参观游览两天,就要离开这里了。我想说,张家界真的是太美了!美轮美奂,绝世无双。
张家界,过两年,我还会再来的!!
编辑 / 诚搜网
部分采写 / 庄丽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产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