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3.15诚搜网
3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违法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河北、浙江、广东等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宣称“治痛风”“降尿酸”功能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系列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犯罪分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布司他新型衍生物。根据办案工作需要,总局认定了执法检验方法、组织专家出具了有毒有害认定意见。
近年来,宣称“治痛风”“降尿酸”功能食品非法添加案件不断增多。为进一步严厉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便于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此类案件,《通知》公布了《食品中非布司他异丙基替代物的执法检验方法》《食品中非法添加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有毒有害专家认定意见》《食品中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有毒有害认定意见》。
《食品中非布司他异丙基替代物的执法检验方法》明确了食品中非布司他异丙基替代物执法检验的范围、原理、试剂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其他等八个方面内容,明确该执法检验方法适用于糖果、饮料、酒类、茶叶及相关制品中非布司他异丙基替代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食品中非法添加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有毒有害专家认定意见》《食品中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的有毒有害认定意见》明确,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合成尿酸的作用,起到缓解痛风的疗效,但同时也具有肝肾毒性等副作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不得添加药品,而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也从未获得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或新食品原料以及保健食品原料应用,因此在食品中检出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属于非法添加。同时,由于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核心药效团和临床功效,呈现类似的肝肾毒性等危害,食品中非法添加、使用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据此,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非布司他及其系列衍生物被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通知》明确,检验检测机构可以采用上述执法检验方法对涉案食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案件定性裁量和定罪量刑的参考。同时,认定意见作为同类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佐证材料,可供司法机关甄别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实施定罪量刑时参考。
来源 | 中国市场监管报 苏 喆
关键词:市场监管总局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