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曝光8起化肥造假案典型案例

2025-05-14   3.15诚搜网

化肥是庄稼的“粮食”,可偏偏有人在这上面动歪脑筋,用假劣产品坑农害农。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了2024年查处的8起化肥造假典型案例,涉案金额动辄上千万,有的甚至把国产化肥包装成“进口货”高价卖,坑了农民还扰乱市场。

安徽淮南:400吨假化肥被端,40家商户被罚345万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查获了一个制售假化肥的团伙,现场扣押400多吨假化肥、2000多吨原材料,还有20多万条假包装袋。更离谱的是,这个团伙的假货竟然卖到了5家农资店,最终40家经营户被罚没345.71万元。

浙江宁波:国产化肥“变装”进口,涉案6000多万

山东诺普沃进出口有限公司从国内采购化肥,换个包装就敢标“挪威原产”,高价卖给农民。结果一检测,氮含量根本不合格。执法部门一查,发现他们卖出去的假进口化肥超过1.2万吨,涉案金额高达6018万元!最终公司老板和团伙7人被判刑。

河南新乡:跨省造假,假冒55个品牌

贺某某团伙更猖狂,从2022年开始就生产假冒湖北、四川等地的名牌化肥,销往河南、河北、山西等6个省,涉及55个品牌,涉案金额1850万元。执法部门查扣了100多吨假化肥和近10万条假包装袋,目前案件已移交公安机关。

广西南宁:千吨假化肥“贴牌”销售

南宁辉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胆子也不小,仓库里堆了1000多吨化肥,冒用“广西九粮生物科技”等厂名销售,结果全是劣质货,涉案金额224万元。

除了这些大案,安徽淮南、新疆吐鲁番、泽普等地也查获了多起假化肥案件,有的用低含量肥料冒充高含量,有的直接伪造商标,甚至把别人的品牌包装成自己的卖。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24年已查处化肥违法案件3260起,其中12起移送公安机关,对坑农害农行为“零容忍”。

农民朋友买化肥一定要擦亮眼睛,认准正规渠道,别被“低价”“进口”等噱头忽悠了。如果发现假劣化肥,赶紧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来源 | 市场监管总局


关键词:市场监管总局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24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