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员工“飞单”坑惨老人 法院终审判赔39万

2025-06-11   3.15诚搜网

上海金融法院6月9日公布一起典型案例,揭露银行理财"飞单"黑幕。七旬独居老人刘某轻信银行员工推荐,将卖房款投入所谓"高息保本理财",最终血亏99万元。法院终审认定涉事银行管理失职,判赔39万元。75b3dc03b5dd4f378c7a2092a80f709a_副本.jpg

资料图片。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2018年,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员工陆某利用办公室电脑,向刘某等20余名退休老人违规销售非银行代销的私募基金。2019年基金爆雷后,受害人才发现所谓"保本理财"实为高风险私募产品。监管部门调查显示,陆某两年间私售金额超3700万元,90%受害者为老年人。

于是,受害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银行存在严重管理漏洞,纵容员工在办公场所长期违规销售,未对老年客户尽到特别提醒义务,以及工作电脑竟成作案工具。

尽管陆某行为不属职务行为,但银行因"睁只眼闭只眼"被判承担近四成责任。此前陆某已被终身禁业,支行被罚50万元。

针对"飞单"陷阱,法官支招防骗。首先是查编码,凡是正规理财产品在"中国理财网"可验真伪;其次是看账户,资金必须转入银行托管账户,个人账户必是骗局;最后是要保留证据,坚持双录,保存聊天记录等电子凭证。

315诚搜网提醒,老年人理财要牢记"三不":不信高息诱惑、不签模糊合同、不向个人转账。遇到银行员工办公室私下推销,请立即拨打12378银保监投诉热线。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


关键词:上海银行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24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