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鸡蛋的陷阱

2025-05-03   社会聚焦

那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懒懒地洒在小公园的鹅卵石路上。我和老伴散步回家,远远地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家小超市的门口,像一群闻着腥味的猫。走近了,听见小喇叭机械地重复着:“扫码免费领鸡蛋、扫码免费领鸡蛋……”这声音单调而刺耳,像是某种诡异的咒语。

640.jpg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与一位瘦高个的年轻人嘀咕几句,老汉像小学生般恭顺地递上自己的手机,眼睛却瞟着年轻人身旁那些用纸板托着的鸡蛋。那个年轻人身着廉价的西服,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眼睛却亮得吓人。“我手机里没有一分钱”,老汉嗫嚅着,声音里混杂着期待和不安。年轻人不耐烦地摆摆手:“算了,你在蛋箱里用薄膜袋装16个鸡蛋走吧”,仿佛施舍一般。

某私域直播平台负责人表示,开门店只要24块钱就可以变现。

一对中年夫妻在旁边观望多时,丈夫终于按捺不住,把手机递过去,妻子拽着他的衣袖:“别……”丈夫甩开她的手:“怕什么,我又没泄露密码。”他们终于也提着鸡蛋离开了,妻子脸上的忧虑像乌云一样挥之不去。

我站在那里,看着蛋箱里的鸡蛋越来越少。它们那么白,那么圆润,在暮色中泛着诱人的光泽。16个鸡蛋,够我们吃几餐,前面那个男人不是没事吗?我鬼使神差地递去了手机。

年轻人接过手机,便对着他的手机扫码,我注意到他的指缝里有黑色的污垢。他的手指随后在我的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滑动,像蜘蛛在结网,一分钟过去了,我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还没弄好吗?”我问。他头也不抬:“再等会儿”,老伴用薄膜袋已经装好了鸡蛋,站在一旁等我。

640.png

图为扫码领取保温杯。

回家的路上,薄膜袋发出窸窣的声响。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农村,人们用浸过毒药的谷子毒老鼠。那些老鼠总是贪婪地吞下谷子,然后在痛苦中失去生命。我的手机里存有多少信息?绑着几张银行卡?

一到家,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他的神情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拿过我的手机开始检查。当他帮我解绑银行卡时,我看见他的手指在微微发抖。“爸”,他说,“你知道现在骗子能通过一个二维码转走你所有的钱吗?”

接着他给我历数了网络诈骗的种种新招数:

一、恶意APP

只要你扫了骗子提供的二维码,他们就已经在你的手机里下载安装了不知名的APP,它可以利用手机的摄像头,偷拍你的个人生活。你的行踪,均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二、假冒客服二维码

骗子冒充各类平台上的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消费者,声称消费者的账户存在异常,需要进行验证或解冻。随后他们会发送一个二维码,要求消费者扫码并按提示进行操作。消费者一旦扫码,可能会被引导输入敏感信息,如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三、快递上的二维码

平时在快递上看到的一些二维码,不是快递公司,也不是网购商家,这是第三方打印的软件、自带的一个广告,如果扫码领取所谓的“奖品”,轻则运费自付,重则会陷入严重的刷单圈套,损失惨重。

四、来历不明的小卡片

如塞在车窗缝隙里、贴在公共卫生间、小区楼道墙面上的这些小广告,千万不要去扫上面的二维码,这些广告很可能附带一些不安全的链接,导致自己的手机受控或重要的信息泄露。

五、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

很多人还不知道,一些不法分子,在共享单车或电动车上,贴了一层伪造的二维码,一旦你扫了这个二维码,就会跳到支付的界面,忽悠你去转钱。所以骑车扫码,一定要留意一下扫码之后的界面,是否与我们平时扫的界面有差别。

六、罚单上的二维码

这也是防不胜防的新套路。当你把汽车停在路边时,就很可能被骗子盯上了,他们会往你的车上贴一个罚单,要求你扫罚单上的二维码,缴纳违规费用,这个罚单和正常的一模一样,因为一些车主确实违停,自然就相信了。一旦扫码之后,钱就进了骗子的口袋里,一定要注意识别,最好在手机上交警的APP上直接处理。

七、网购优惠的二维码

网购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商家说,购物平台有限制,不能给你优惠,然后给你发一个二维码。当你去享受优惠,扫了这个二维码后,就给骗子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你扫码就等于绕开了购物平台的交易担保机制,不但被骗了,甚至还难以维权。

八、二维码测星座、测运势、测面相、测手相等

这种类似的测试题,二维码扫过之后,还需要输入你的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可你刚把这些信息给填完,骗子后脚就把你输入的信息,分享给后台数据库,然后电脑就拼凑出了你的个人档案,这样就可以根据你的情况进行精准设套,如你喜欢测财富,他就给你设置一个中奖骗局。

总之,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千万不要去扫。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听见老伴在厨房整理那些鸡蛋的声音,它们相互碰撞,发出“咔咔”的响声。我想起超市门口那些老人浑浊眼睛里闪烁的贪婪,想起那个年轻人嘴角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饥荒,挨过穷,对免费的东西总是难以抗拒。可这世上哪有什么免费的午餐?不过是换了包装的陷阱罢了。

第二天早晨,老伴煮了那些鸡蛋,我剥开蛋壳,蛋白在晨光中显得异常苍白,咬下去时,竟尝不出任何味道。

2025年4月

声明:本文系网友上传,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24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