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3.15诚搜网
由政府补贴资金,低价享受一场“云南深度游”,看到这样的消息,您心动了吗?
据媒体报道,近期,网络平台上出现一则“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谣言,声称云南省正在发放“大额旅游补贴”,游客仅需花费499元,就能享受6天5晚的“云南深度游”。
和那些“一戳就破”“一看即假”的骗局不同,这则虚假信息编得像模像样,贴上一张某地政府“红头文件”的截图,推出写着“两人同行再减200元,限量50份”字样的促销广告。
经核实,该文件并没有涉及所谓“政府补贴”,更没有“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的相关内容,平台发布的内容完全是编造的。
随着消费者防骗意识逐渐增强,一些一眼就能看出其“虚假宣传”本质的不合理“低价游”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但是,这则谣言打着“政府补贴”的幌子,极具欺骗性,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看似诱惑力十足的不合理“低价游”,对社会危害极大。一方面,存在消费陷阱。任何商业行为都有成本,且有赚取利润的需求。一些“低价游”之所以能做到低价,并非商家回馈消费者,而是服务质量严重“缩水”。更有甚者,先用低价引流,再通过强制购物等手段“宰客”,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阻碍行业发展。这种“低价游”表面看只是部分商家行为,实则与整个行业紧密相连。不合理“低价游”背离价值规律,破坏市场秩序,涉嫌不正当竞争。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根治不合理“低价游”乱象还需“绣花功夫”。平台应完善审核制度,杜绝此类谣言在网络上流传,欺骗消费者。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强化服务,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游客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低价”有风险,消费需谨慎。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对于明显不合理的消费项目,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再作决定。
评论员 | 李若莹
关键词:低价游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