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安策:让中老铁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4-03-13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杨圣学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多来,成为了推动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引擎,成为连接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的大动脉。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安策说,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是中老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900万人、运输货物突破3300万吨,磨憨铁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突破760万吨、货值突破265亿元,国际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一列中老铁路国际列车驶进老挝孟赛站。杨圣学 摄


作为中老铁路运营的管理者,面对采访的记者,徐安策代表介绍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情况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徐安策代表说,中老铁路开通以来,铁路部门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中国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51列,单日最高开行83列动车组、发送旅客10.3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列,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12列、发送旅客1.2万人次,实施普速旅客列车加开扩编,开启互联网购票时代,极大提升了两国民众出行体验。特别是迅速落实中老两国政府共识,顺利开行中老跨境旅客列车,努力压缩通关时间1小时、全程运行9小时26分,进一步便利两国民众往来,累计发送跨境旅客14.5万人,中老铁路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文化融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老铁路使两国物畅其流,区域发展活力足。徐安策代表说,在国铁集团、云南省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铁路部门创新推出“澜湄蓉欧快线”“沪滇•澜湄线”“中欧+澜湄快线”等“澜湄快线”谱系化班列品牌,累计开行948列、运输跨境货物38万吨,其中“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运输新模式,让老挝、泰国等国家至欧洲铁路直达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率先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运费贷和信用证结算物流金融试点,实施铁路国际联运下浮项目,最大限度方便和让利企业客户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目前,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有效带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带动老挝木薯粉、橡胶等产量明显增加,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

便利通关,赋能开放强动力。徐安策代表说,在中央预算资金的支持下,高标准建成磨憨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场地,高效率完成口岸扩能改造和智慧口岸一期工程,铁路与海关、境内与境外数据互联互通,通关时间从40多小时压缩至5小时内,单日交接国际货物列车最高达18列、600车。目前,磨憨铁路口岸已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我国与东盟国家铁路货物运输有一半以上经过中老铁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我国、东盟、欧盟之间产业链供应链更加互利互补,在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下,云南服务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累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9亿多元,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作贡献。

停留在老挝勃朗拉邦车站货场的货运列车整装待发。杨圣学 摄


民心相通,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徐安策代表告诉记者,在中老铁路运营管理过程中,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先后派驻了700多人到老挝段工作,中老两国铁路员工亦师亦友,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加强中老铁路基础设施巡查、检修和管理,保障设备设施质量状态持续良好,经受住了繁忙客货运输和特大雨季、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确保了中老铁路国际运输通道的安全畅通。与此同时,积极为老挝培养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每一名中国员工都有一名甚至更多的老挝徒弟。通过采取编制出版汉老双语培训教材、师带徒实作演练等举措,全面提升中老铁路老挝籍员工的岗位素质能力。目前,老挝段铁路运营人员老挝籍员工占60%。中老铁路中国列车长代蕊与老挝徒弟佟康密,二人被称为中老铁路最美师徒,先后参加了央视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启航2024年跨年晚会》,分享中老铁路开通以来老挝发生的显著变化,成为见证中老珍贵情谊的一段佳话。

中老铁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徐安策代表建议,加大中老铁路开发,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一是进一步释放中老铁路辐射带动效应,以落实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新的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争取建立中老铁路专项补贴常态机制,加快推动磨憨铁路口岸客运“一地两检”、货运“两地一检”通关便利化,更好发挥中老铁路在促进云南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作用。

二是依托中老铁路,进一步加速推动大物流通道建设,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加速发展仓储物流、冷链运输、绿色食品等业态,强化产业支撑,深度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驱动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引擎。

春运期间,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候车大厅的旅客在等待上车。杨圣学摄


三是坚持把金融服务与铁路物流转型有机结合,深化拓展中老铁路物流与金融合作,加快推动中老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四是铁路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补齐服务短板,完善中老铁路场站多式联运和仓配中心服务功能,提升铁路95306数智化物流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货运服务品质。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徐安策代表充满信心地说,中老铁路作为中国和中南半岛国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火车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让奔跑的列车继续开足马力,为更多地区国家的发展繁荣注入“加速度”。


关键词: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17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